作为一项国粹,一门艺术,一种体育竞技,千百年来,围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日围棋擂台赛燃起的炽天热情,以及二十一世纪以来围棋作为体育竞技一面特征的加强,围棋本身和它在中华大地上的普及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人赖它谋生,更多的人将它作为一项娱乐。无论如何,围棋与生俱来的竞技与文化共生共存的美,是无人可以改变的。
从文化的角度上讲,存续精艺,传扬国粹,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竞技的角度上讲,统计数据,书写历史,更有传播推广上的必要。在这一点上,日韩同侪早已走在了我们的前边。中国大陆也曾有过围棋纸质媒体繁荣的黄金岁月,但随着电视与网络的冲击,多家专业报道围棋的报纸、杂志纷纷凋零。今天的中国早已进入网络时代,显然,时效性强、展示方式广泛的网络已经成为了围棋报道的第一平台。
目前,我们所常见的报道围棋的网络媒体,基本都依附于各大门户网站,且以时效新闻为主。作为独立报道围棋资讯,全面搜集围棋数据,整理棋谱,统计资料,做出深度评论的专业围棋网站,弘通围棋致力于为围棋爱好者服务,为热爱围棋的人士提供广泛扎实的资料支持,为围棋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因此,2012年9月,弘通围棋网站推出中国第一家围棋电子杂志,以每周一期的形式与棋迷朋友们见面。作为围棋界的开创,弘通围棋杂志兼具网络媒体时效性与杂志评论深度之长,更倚赖围棋数据网站的优势,将棋界最新的统计资料与大家共享。弘通围棋杂志设置每周赛事评论、每周一星、围甲视点等栏目,抓住棋界热点新闻,见证棋手们创造的精彩瞬间;设置每周胜局、胜率发布,弘通围棋等级分等栏目,公布棋手最准确的胜负记录,尽力弥补中国棋界数据缺憾的现状;设置深度剖析、围棋史家等栏目,将围棋发展的大脉络,棋手奋斗的壮丽历程挖掘出来,一一揭示。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请到职业棋手点评精彩对局,共赏绝妙好棋。
因为网络所独具的“面对面”优势,我们将开放评刊功能,在吸纳对我们的批评与建议的同时,我们也期待能够与棋迷朋友有更多的互动,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为需要答疑解惑的朋友们做出尽量使您满意的答复。如果您有好的创意与文笔,也请不吝赐教与赐稿。
人间好技艺,中国好围棋。任何热爱围棋的人,都是围棋界息息相关的一份子。棋界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都需要我们投入思考,付诸努力。相信有您的关注与厚爱,弘通围棋会奉献出更优质的作品,与您共襄中国围棋的辉煌盛举。
感谢关注弘通围棋!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围棋的明天更美好!
每周人物-井山裕太
作者:弘通围棋
每周之星
井山裕太
名人战4:1挑战成功,成为日本棋坛第二位大三冠得主
1989年5月24日生,日本,大阪府东大阪市
石井邦生九段门下
2002年入段,同年二段,2003年三段,2005年四段,同年七段,2008年八段,2009年九段。
1997年;
8月6日,全日本少男少女围棋大会小学生部冠军。决赛胜万波奈穗(现三段),与山下敬吾并列最年少小学生名人(小学二年级)。
1998年;
全日本少男少女围棋大会小学生部冠军。决赛胜下坂美织(现二段)。同年获首届全日本儿童围棋大会冠军。
10月,日本棋院关西总本部院生
2005年;
4月,第52期NHK杯出场,15岁10个月创出场最年少纪录
9月23日,第30期新人王战亚军(0-2金秀俊)
10月8日,第12期阿含桐山杯全日本快棋公开赛冠军(本赛连胜张栩、王立诚、赵治勋,决赛胜小林觉,16岁4个月创日本最年少冠军纪录,并跳升七段)
第39回棋道赏胜率第一位(40胜13败,75.5%)
2007年:
4月5日,进入第33期棋圣战循环圈(17岁10个月创循环圈史上最年少纪录)
7月,第4届中野杯U20选手权优胜(决赛胜黄翊祖)
9月17日,第32期新人王战冠军(2-0望月研一)
10月25日,进入第33期名人战循环圈(18岁5个月创名人循环圈最年少纪录)
2008年:
4月12日,第21届富士通杯(首轮胜周俊勋,次轮负李世石)
11月6日,第33期名人战亚军(3-4张栩,19岁3个月创头衔战最年少挑战纪录,升八段)
第42回棋道赏优秀棋士赏,最多对局(69局)
第26回记者俱乐部赏
2009年:
4月4日,第1届BC卡杯(64强胜金昇宰、32强胜温昭珍,16强负赵汉乘)
4月13日,第22届富士通杯(24强胜元晟溱、16强负姜东润)
6月15日,第14届LG杯(32强胜尹畯相,16强负李昌镐)
7月30日,进入第65期本因坊循环圈(20岁2个月创当时本因坊循环圈最年少纪录)
8月20日,第18期龙星战冠军(决赛胜张栩,20岁3个月创龙星战最年少优胜纪录)
10月15日,第34期名人战冠军(4-1张栩,20岁4个月创头衔战最年少纪录,史上最年少九段,8年10个月创九段升段最短纪录)
第43回棋道赏优秀棋士赏、最多对局、最多胜利(43胜14败)
第47回秀哉赏
第27回记者俱乐部赏
东大阪市长赏词
2010年:
2月5日,第2届BC信用卡杯(64强胜罗玄,32强负牛雨田)
2月22日,第57期NHK杯亚军(决赛负结城聪)
6月1日,第22届亚洲杯(首轮负李昌镐)
6月7日,第15届LG杯(32强负连笑)
10月7日,第35期名人战冠军(4-0高尾绅路)
大阪文化赏
2011年:
3月11日,第35期棋圣战亚军(2-4张栩)
4月29日,第49期十段战冠军(3-2张栩)
5月18日,博赛杯金佛山国际围棋超霸赛冠军(决赛胜古力)
6月20日,第16届LG杯(32强胜尹畯相,16强负李昌镐)
8月13日,第24期富士通杯季军(胜古力、崔哲瀚、坂井秀至,四强负朴廷桓,季军战胜江维杰)
9月5日,第20期龙星战冠军(决赛胜结城聪)
10月1日,第18期阿含桐山杯冠军(决赛胜山下敬吾)
10月28日,第36期名人战亚军(4-2山下敬吾)
11月17日,第37期天元战冠军(3-0结城聪)
第45回棋道赏优秀棋士赏,最多对局、最多胜利(48胜19败)
2012年:
3月3日,第4届BC信用卡杯(64强负金起用)
4月18日,第50期十段战冠军(3-1张栩)
7月19日,第67期本因坊战冠军(4-3山下敬吾,最年少三冠)
7月24日,第37期碁圣战冠军(3-0羽根直树,最年少四冠)
8月19日,第1届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64强胜杨冬,32强负金显灿)
8月30日,第21期龙星战冠军(决赛胜林汉杰)
11月22日,第60期王座战冠军(3-0张栩,最年少五冠)
11月29日,第38期天元战冠军(3-0河野临)
第46回棋道赏最优秀棋士赏,最多对局、最多胜利、最高胜率
2013年:
2月18日,第60届NHK杯亚军(决赛负结城聪)
3月14日,第37期棋圣战冠军(4-2张栩,史上初六冠、最年少棋圣、最年少大满贯)
4月26日,第51届十段战亚军(2-3结城聪)
6月30日,第25届亚洲电视快棋赛冠军(胜李昌镐、王檄,决赛胜朴廷桓)
7月18日,第68期本因坊战冠军(4-3高尾绅路)
8月23日,第38届碁圣战冠军(3-2河野临)
10月16日,第38届名人战冠军(4-1山下敬吾,二度六冠、二度大三冠)
微评
围甲第16轮:领头羊不犯错•反差•谁来挽救悬念
作者:临渊司马
重庆已经有多少年,围甲没有在上海队身上丢分了?
如果本年度围甲早早失去悬念,第16轮的一切足以成为该年围甲夺冠大势的缩影。当重庆面对自己多年的ATM,驾轻就熟领走3分,追击者贵州&山东,却双双在保级队伍身上翻了船。面对上轮刚刚拉响保级警报的杭州,贵州再次挥霍了时越的主将胜一分未得。山东队就更夸张了,主场被广州广日2:2爆冷击沉,拜托那可是广州广日啊,我预测、担忧、念叨了山东队主将+第四台顽疾大半年,委实也没想到过居然连广州都能拿住山东的七寸抢走积分。重庆队的领先优势就这样进一步扩大到了7分+10场胜局,而联赛只剩下区区6轮,莫非夺冠悬念就这样名存实亡?
去年围甲视点,我们津津有味的掰手指细数领头羊重庆一次次犯错,时至今日领头羊优势更大,终点更近,联赛第18—20轮,重庆将分别遭遇山东、北京、杭州,如果这三位不能对重庆造成持续杀伤的话……想想第一阶段末尾重庆两个4:0甩开竞争者开始领跑的故事吧。
夺冠悬念岌岌可危,保级的焦点本轮过后也随之进一步趋向简明,杭州悬崖勒马的完胜贵州,无疑在警告大伙儿不要仅仅扫一眼积分榜就把他们看成保级队,那么这场游戏最终还是西安和辽宁生死轮盘。西安客场面对真实实力不过如此的广西,排兵布阵直奔一分而去,最终如愿以偿。而辽宁被另一只持续觉醒的强豪北京3:1击倒,胜场相同的情况下暂时落后西安一分,两队差距目前来看细微至极,考虑到第20轮他们还有一场对冲,或许那一轮比赛过去,本年度围甲的大势将随之明晰。
本轮围甲之前,中国棋手们刚刚经历了大喜大悲的三星杯16、8强,将韩国棋手的最后一座孤城冲击的摇摇欲坠,时越带领唐韦星邬光亚强势围观着韩国围棋最后的尊严李世石。倘若两个月后天随人愿,那么中国围棋蛰伏25年,终于迎来了将老对手剥夺得一无所有的一天。
以上事实愈是阐述得浓墨重彩,随之而来的反差便愈是荒谬讽刺,回到围甲赛场,李世石崔哲瀚朴廷桓朴永训这四大世界冠军四战四捷,习惯性满载而回。为什么百灵、梦百合杯上中国棋手们一拥而上淹没对手大包大揽的戏码,一点都没能在围甲中体现呢?
正如我之前强调的,近几年屡屡在各大比赛中双双回家的朴廷桓金志锡面临的问题,不是他们不够强,而是他俩不够多。当世界大赛的规模愈发壮大,四五轮预赛,64人本赛,中国围棋吹嘘多年,也被嘲笑多年的厚度说终于得到了证明,然后报复发泄一般放大了目前我们相对韩国围棋的优势,如果此刻世界大赛们依然是24人构成本赛,强豪大佬觥筹交错的盛装晚宴,中国围棋绝无可能包揽8强。
譬如现在争斗的平台是围甲联赛,当韩国超级外援们端坐主将台,我们当然可以排出五花八门的棋手轮番迎战,却坐看他们打出骄人胜率捧走巨额报酬。很多人,圈内的圈外的,记者棋迷,包括棋手,对此以愤愤不平多年。可不提去年金志锡,今年崔哲瀚朴廷桓,单说因为输赢都有报酬而一再被攻击的朴永训,出场15次,8胜7负,胜率固然不够两眼,可换个角度比较8盘胜利赫然占据了广州广日,总胜场的一半有余,面对这种数据,至少我个人通常很难开口去责怪外援不给力。
微评
古李十番棋,献给最好的你?
作者:杨烁
本周,随着首届梦百合杯半决赛的进行,沸沸扬扬数月之久,乃至源头可以追溯到数年前的“古李十番棋”,终于有了燃起战火的正式眉目。无论最后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从2014年1月起,古力与李世石两位最后的棋坛巨星能够以复古的方式相约十局,都是棋坛的大事,盛事,幸事。
十番棋是围棋世界中一个永远属于强者的传说,1939年至1956年,吴清源在专为他一人而设的升降十番棋中连续将当时棋界的所有强豪木谷实、雁金准一(考虑前辈尊严未实际进行)、藤泽朋斋、桥本宇太郎、岩本薰、坂田荣男、高川格降格。在战火纷飞,外界压力,又适逢个人信仰危机的时代里,吴清源自陈如果输掉任何一次十番棋,后果不堪设想的情况下,吴清源百战不殆,君临棋坛,成为百代敬仰的“昭和棋圣”。十番棋的鼎鼎大名就这样传扬下来,虽然在一方胜利的背后,是失败者难以言喻的悲苦与背影。
十番棋并非仅有吴清源一人下过,在吴清源十次十番棋的同期,日本棋坛还举行过“桥本宇太郎-藤泽朋斋十番棋”,以及“藤泽库之助-渡边升吉十番棋”等等,不过都因匿于吴清源十番棋的荣光之下,而隐而不彰。韩国棋坛也有十番棋的故事,自1956年起,新生的韩国棋界为了扩大影响力,“现代韩国围棋教父”赵南哲出战十番棋,连续将挑战者金凤善、金明焕、辛镐烈、张国园、闵永铉降格。进入21世纪,更举办过轰动一时的“芮朴十番棋”,由女子棋坛两代霸主芮乃伟与朴志恩进行升降制更为残酷的十番棋较量,结果是新浪推走旧浪,不过新浪最终也并未形成滔天巨浪。
说到即将出现的新一回十番棋盛事,就两国棋界的影响力、知名度来看,古力与李世石这两位对局者都可谓上上之选。可是唯一的一个缺憾是,如今不比昔年,吴清源可以保持十番棋十七年不败,古力与李世石在世界棋坛的地位却无法与两三年前相比。2012年以来,“90后浪潮”席卷世界棋坛,威风过处,众皆披靡。古力距离他获得的上一个世界冠军已有将近三年了,李世石也有将近一年没能捧起世界冠军的奖杯。在新冠军比比皆是的年代里,他二人还能代表中韩两国的最高水平,进行巅峰级别的十番棋较量么?
一年渐到收官之际,二人分别给出了答案。上周,李世石在第18届三星杯中逆境突围,连续击败中国两大高手陈耀烨、邱峻,挺进四强。本周,古力更在首届梦百合杯半决赛三番棋里豪情上扬,零封强大的后辈周睿羊,保持了连续六年打入世界大赛决赛的纪录。自今而起,至传说中古李十番棋开赛的日子,世界棋坛还将诞生两个世界冠军。而这两个世界冠军,恰恰就是将于12月落幕的三星杯与梦百合杯。古力与李世石,两位“一生之敌”会以自己最好的方式——各自成为新的世界冠军得主,坐到对手面前,展开一场棋史留名的经典之战么?
但二人要面对的,都是中国九零后的凶猛冲击。古力在梦百合杯决赛的对手芈昱廷,此前对古力从无败绩。李世石在三星杯半决赛的对手邬光亚,更以“古力克星”的身份出现在棋坛,更不用说三星杯四强中还有另两位中国九零后高手时越与唐韦星。两位均已年过三十的天才型棋手此番要面对的挑战无比艰难,但这也很有可能唤起他们的不灭雄心,直到十番棋真的到来,二人以彼此最好的状态决出一个最后的胜利者,名垂天下,登顶棋坛。
微评
二十年,谁的擂台(续篇四)
作者:杨烁
第二十四回 又一奇迹
同样是韩国主办的擂台赛,男子三国擂台赛举办十余年,韩国队一次未让冠军旁落。女子三国擂台赛举办两载,两届冠军却均被中国队获得,这难免令东道主有些尴尬。经韩国国内选拔,第五届正官庄杯三国女子围棋擂台赛韩国队阵容亦非最强,除了连年出场的朴志恩与李玟真、玄味真,金惠敏、李夏辰两人为首次参赛。与朴志恩齐名的个性棋手赵惠连因宗教信仰,不参加所有可能于周日进行的赛事,因此一直与擂台赛无缘。
日本队走马换将,除了一直寄予厚望的万波佳奈,其余四人均与上届不同,其中两位女子八段青木喜久代与小西和子的出场引人注目。中国队里首次没有了传统“五朵金花”中的任意一人,在保留了上届五连胜的王祥云与夺冠功臣叶桂的基础上,新人郑岩与两位和叶桂同为湖北棋手的黎春华、鲁佳携手出战。与黎春华和叶桂同代不同,鲁佳是湖北女子围棋的希望之星。
本届赛事的一大改变,是将原来国际通用的1分钟读秒改为韩国常用的40秒读秒。很难说本届赛事即将发生的传奇故事,与这一改变没有任何关联。
北京重启的第一阶段赛事首局在中韩两队之间进行,两位初次登上擂台赛的中韩小将鲁佳、李夏辰捉对厮杀。在实力接近,比拼的更多是经验的情况下,执白的鲁佳更胜一筹,在艰苦的拉锯战中半目获胜。日本队由最年长的青木喜久代担当先锋,却在优势下将对方攻成了先手活。不无遗憾的青木喜久代收完全部官子,以十四目半大败。
新锐棋手的青涩很快在鲁佳的第三场对局中展现出来,开局有些急躁的手段被对手金惠敏抓住后鲁佳通盘苦战。但金惠敏这盘五目半的胜利并未给韩国队带来开局的优势,日本队副先锋万波佳奈出场攻擂,开局不利的她冷静掠地一赌大龙死活,金惠敏在读秒声中没能找到最强的杀着,万波佳奈三届出场终获一胜。
第二阶段移师韩国首尔,中方祭出上届五连胜的“大杀器”王祥云,意欲实现上届王祥云击败万波佳奈的一幕。然而万波佳奈在开局二十余手漏看征子,已呈败势的情况下竟然等到了王祥云的连续败着,迎来了一盘大逆转的惊喜。挟此好运,万波佳奈执白七目半战胜韩国前辈玄味真,继上届知念薰后再次为日本队获得了三连胜。
如同上届一样,阻挡日本女将三连胜的还是中国棋手。这一回年轻高手郑岩全盘下厚,在后半盘的官子战中四处搜刮,执白竟然赢了万波佳奈十目半之多。首尔之战第四局,韩国队只剩下两名棋手了。经过一番权衡,两届主将朴志恩提前出场,意欲以连胜挽回本队的不利形势。可是朴志恩似乎还在为此前的逆转胜“还债”,从布局阶段起招招犀利的朴志恩因优势意识在中盘阶段步步退让,当郑岩施出早在朴志恩的大角内留有的手段获利后,朴志恩瞬间陷入败势。此局过后,郑岩成为了即将无敌于女子棋坛的朴志恩少有的苦手。
可惜的是,在冲击连胜奖(三连胜可获正官庄提供的人参)的时候,郑岩过分强调对日本对手加藤启子大龙的攻势,在助对方成空后又无法有效攻击对手大龙。在2007年1月17日郑岩中盘败北之后,本届擂台赛形成了三名日本棋手与两名中国棋手围攻韩国队主将李玟真的形势。
这一幕极其相似,早在2004年11月,第六届农心杯刚到第十局就已形成中方罗洗河、王磊、王檄,日方王铭琬、加藤正夫(后张栩替补)以五打一,围攻韩国主将李昌镐的格局。然而李昌镐一夫当关,神勇非常,创下了一代铁门的英雄壮举。此时此刻,在女子棋坛并没有李昌镐那世界棋坛霸主地位的李玟真,能够重演李昌镐的奇迹么?
奇迹真的要发生了,面对来势汹汹的加藤启子,李玟真前半盘极为不利,几条大龙疲于奔命。然而在她不顾一切地打入对手大空后,加藤启子的对局心态似乎发生了变化,在一击致命与平稳求胜间犹豫不决,最终酿成了李玟真的一盘大逆转。
2007年3月,第五届正官庄杯首次来到中国广州。面对两位久疏战阵的中国地方“老将”,与两位棋风偏软的日本美女棋手,李玟真将逆转与连胜两项传奇故事神奇地捏合到了一起。首战黎春华,李玟真本在中腹激战时脱离主战场,无论如何都是必败之势,缺少实战锻炼的黎春华却在读秒声中“亏了15目”,325手大激战后以一目半惜败。
第四阶段第二局,日本队副帅,关西棋院所属的小西和子出场。这盘棋执白的小西和子在不利之势下奋起反击,几乎已经胜定。可是在李玟真殊死一赌挑起的对杀中,白152只需在153位提子即可简明获胜,但鬼使神差一般,白棋竟然如同放错了位置一般,当黑153落下后,白棋只好认输起立。接下来,李玟真又在叶桂的轮番攻势下不止一次的陷入绝境,却又因为对手不止一次的失误大难不死,又以九目半的优势翻盘成功。中国队在女子三国擂台赛上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名次垫底,遗憾出局。
连续四盘逆转胜,李玟真的运气堪称好到极点。到了决胜局里,这一幕又不可思议的重演了。不过这盘棋日本队主将矢代久美子的优势并没有前四位失利者那么大,也仅有一个明显失误,便无法抵挡李玟真那神鬼护佑的必胜势头。最终执白六目半获胜的李玟真在正官庄杯里再现了李昌镐农心杯主将五连胜力挽狂澜的一幕,由于女子棋手发挥不稳定的特殊性,比之李昌镐的超强实力,这一幕来得更加戏剧化。此役过后,李玟真在韩国棋坛多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称号:女昌镐。韩国队凭借男昌镐守住了三国擂台赛十二连霸的伟大纪录,也凭借女昌镐拿下了女子三国擂台赛的首个冠军。
请看下回《世代更替》
本届赛事进程及棋谱见:http://www.hoetom.com/matchlist_2011.jsp?dgid=2294
微评
国际新锐对抗赛
作者:杨烁
国际新锐对抗赛最初为中韩之间进行的后备力量对抗赛,2000年日本队加入,2004年中华台北队加入,成为一项国际棋坛的传统赛事。不过该项赛事资料缺失较为严重,特别是早期资料很难找全。本文作者经多年搜集整理,汇集了网络及部分当时纸质媒体的国际新锐对抗赛资料,2000年以来成体系的对抗对阵已基本搜集完整,以飨弘通围棋的读者。
1994年韩国汉城 中国5:7负韩国
中:邵炜刚、常昊(2连胜)、刘菁、罗洗河、周鹤洋、王磊
韩:尹盛铉、崔明勋、李相勋、金荣三、梁建、李圣宰
1995年上海浦东 中国9:3韩国(第一轮3:3 第二轮6:0)
中:邵炜刚、常昊、刘菁(2连胜)、罗洗河、周鹤洋、王磊(2连胜)
韩:睦镇硕、崔哲瀚、金成龙
1997年广州 韩国胜中国(两轮10:10 主将刘菁负金承俊)
1998年江陵 中国胜韩国
中国8胜1和7负 交流赛15胜16负1和
|
第一场 |
第二场 |
交流赛1 |
交流赛2 |
邱峻四段 |
胜赵汉乘三段 |
负李廷宇二段 |
胜李世石二段 |
负金明完四段 |
胡耀宇五段 |
胜李熙星二段 |
无胜负 姜至省二段 |
胜崔哲瀚二段 |
胜韩钟振三段 |
孔杰四段 |
胜崔文墉初段 |
胜赵汉乘三段 |
胜李勇秀初段 |
负李廷宇二段 |
刘熙二段 |
负廉正勋二段 |
胜安永吉二段 |
胜尹赫初段 |
胜姜至省二段 |
彭荃二段 |
胜崔哲瀚二段 |
胜洪章植初段 |
负朴升哲初段 |
胜安永吉二段 |
李轶初段 |
负李康旭 |
负李勇赞初段 |
负金孝坤 |
负金精守 |
边志文 |
负朴正祥 |
负宋泰坤 |
负崔敏植 |
胜朱亨旭 |
董勤(女) |
负玄味真 |
负都恩教 |
负金世英 |
负金世实 |
1999年天津 韩国胜中国
第一轮
邱峻负 孔杰负姜至省 胡耀宇胜 古力胜 刘星胜 王垚负 彭荃胜 牛雨田负 吴楷负
第二轮
邱峻负姜至省 孔杰负 胡耀宇胜 古力胜赵汉乘 刘星负 王垚胜 彭荃副 牛雨田胜 张东岳负
2001“名盛杯”中国广州 韩国6:4胜中国
12月2日第一轮:中国队2比3负韩国队
孔 杰六段 黑中盘胜 睦镇硕六段
邱 峻六段 白负 崔哲瀚四段
古 力五段 黑半目负 赵汉乘四段
胡耀宇六段 白负 朴永训二段
刘 星六段 黑中盘胜 安永吉四段
12月4日第二轮:中国队2比3负韩国队
刘 星六段 白一目半负朴永训二段
邱 峻六段 黑负 赵汉承四段
胡耀宇六段 白中盘胜 安永吉四段
古 力五段 黑中盘胜 睦镇硕六段
孔 杰六段 白负 崔哲翰四段
2000年第一届(日本加入)
韩国棋院主办、冲岩同文棋手协会主管、play361赞助 韩国江原道
韩国A 三胜 18胜6负 冠军
日本 二胜一负 15胜9负 亚军
韩国B 一平二负 8胜16负 季军
中国 一平二负 7胜17负 殿军
2000年12月4日 第一轮
中国4:4 韩国B
古力五段 胜 崔哲瀚三段
谢赫四段 负 元晟溱三段
杨一四段 胜 尹赫二段
王檄四段 胜 金主镐二段
牛雨田四段 负 朴永训二段
张东岳三段 负 宋泰坤二段
张学斌三段 负 朴正祥初段
李康三段 胜 赵蕙莲三段
韩国A 5:3 日本
安祚永六段 胜 结城聪九段
睦镇硕五段 胜 山下敬吾七段
李廷宇四段 胜 高尾绅路七段
2000年12月5日 第二轮
中国1:7韩国A
古力五段 白四目半负(222手) 安柞永六段
谢赫四段 负 睦镇硕五段
杨一四段 胜 李廷宇四段
王檄四段 负 姜至省四段
牛雨田四段 负 赵汉乘四段
张东岳四段 负 安永吉三段
张学斌三段 负 李熙星三段
李康三段 负 朴志恩三段
日本6:2韩国B
结城聪九段 胜 崔哲翰三段
山下敬吾七段 胜 元盛溱三段
秋山次郎七段 胜 金主镐二段
高尾绅路七段 负 尹 赫二段
金秀俊五段 胜 朴永训二段
沟上知亲七段 胜 宋泰坤二段
铃木嘉伦五段 负 赵惠莲三段
河野临五段 胜 朴正祥初段
2000年12月6日 第三轮
中国2:6日本
古力五段 胜 结城聪九段
谢赫四段 负 山下敬吾七段
杨一四段 负 高尾绅路七段
王檄四段 负 秋山次郎七段
牛雨田四段 胜 金秀俊六段
张东岳三段 负 沟上知亲七段
张学斌三段 负 河野临五段
李康三段 负 铃木嘉伦五段
韩国A6:2韩国B
安祚永六段 胜 崔哲翰三段
睦镇硕五段 负 元晟溱三段
姜至省四段 胜 金主镐二段
李廷宇四段 胜 尹赫二段
赵汉乘四段 胜 朴永训二段
安永吉三段 负 宋泰坤二段
朴智恩三段 胜 赵惠莲三段
李熙星三段 胜 朴正祥初段
2001年第二届
“大宝杯”中国北京
中国 三胜 18胜6负 冠军
韩国 二胜一负 15胜9负 亚军
北京大宝 一胜二负 6胜18负 季军
日本 三负 9胜15负 殿军
2001年12月17日 第一轮
中国5:3 日本
孔杰六段 188手白中盘胜 沟上知亲七段
古力五段 191手黑中盘胜 中野泰宏七段
胡耀宇六段 210手白中盘胜 金秀俊六段
黄奕中五段 胜 铃木嘉伦六段
邱峻六段 负 山田拓自六段
刘星六段 负 松本武久五段
谢赫四段 胜 濑户大树三段
王尧五段 负 望月研一二段
北京大宝1:7 韩国
杨一四段
负 姜至省五段
王檄四段 负 安永吉四段
汪洋五段 负 韩钟振五段
李劫四段 189手黑中盘胜 朴正祥二段
李昂三段 负 朴永训二段
彭荃四段 198手黑中盘负 崔哲瀚四段
付冲二段 负 元晟溱四段
陈耀烨二段 负 宋泰坤二段
2001年12月18日 第二轮
中国5:3韩国
孔杰六段 119手黑中盘胜 姜至省五段
古力五段 136手白中盘胜 安永吉四段
胡耀宇六段 黑264手2又1/4子负 韩钟振五段
黄奕中五段 白267手2又3/4子负 朴正祥二段
刘星六段 226手白中盘胜 崔哲瀚四段
谢赫四段 207手黑中盘胜 元晟溱四段
邱峻六段 225手黑中盘胜 朴永训二段
王尧五段 155手白中盘负 朱亨煜初段
北京大宝5:3日本
杨一四段 负 沟上知亲七段
王檄四段 胜 中野泰宏七段
汪洋五段 胜 金秀俊六段
李劫四段 胜 铃木嘉伦六段
李昂三段 负 山田拓自六段
彭荃四段 胜 松本武久五段
付冲二段 负 濑户大树三段
陈耀烨二段 黑2又3/4子胜 望月研一二段
2001年12月20日 第三轮
中国8:0北京大宝
孔 杰六段 胜 杨 一四段
古 力五段 胜 王 檄四段
胡耀宇六段 胜 汪 洋五段
黄奕中五段 胜 李 劫四段
邱 峻六段 胜 李 昂三段
刘 星六段 胜 彭 荃四段
谢 赫四段 胜 付 冲二段
王 尧五段 胜 陈耀烨二段
韩国5:3日本
姜至省四段 177手黑中盘胜 沟上知亲七段
韩钟振五段 负 中野泰宏七段
朴正祥二段 胜 金秀俊六段
朴永训二段 胜 铃木嘉伦六段
崔哲瀚四段 负 山田拓自六段
元晟溱四段 负 松本武久五段
宋泰坤二段 胜 濑户大树三段
朱亨煜 胜 望月研一二段 [朱亨煜替安永吉]
2002年第三届
韩国全罗北道扶安郡 往年的比赛没有奖金,今年由于LG公司赞助,冠军队将会获得500万韩元的奖金
中国 三胜 15胜9负 冠军
日本 一胜二负 12胜12负 亚军
韩国A 一胜二负 11胜13负 季军
韩国B 一胜二负 10胜14负 殿军
2002年10月2日第一轮
中国5:3日本
孔杰七段 193手黑中盘胜 河野临六段
古力七段 负 沟上知亲七段
黄奕中六段 胜 秋山次郎八段
彭荃五段 胜 中野泰宏八段
胡耀宇七段 胜 林汉杰四段
邱峻六段 负 苏耀国七段
汪洋五段 胜 鹤山淳志四段
陈耀烨三段 负 金秀俊六段
韩国A3:5韩国B
赵汉乘五段 负 金主镐三段
朴永训三段 胜 李载雄二段
安永吉四段 负 许映皓初段
崔哲瀚四段 负 白洪淅初段
元晟溱四段 负 朴进率初段
朴正祥三段 胜 洪性志初段
宋泰坤三段 负 李映九初段
尹峻相初段 胜 姜东润初段
2002年10月3日第二轮
中国5:3韩国B
孔杰七段 119手黑中盘胜 金主镐三段
古力七段 196手白中盘胜 李载雄二段
黄奕中六段 负 许映皓初段
彭荃五段 227手白一目半胜 白洪淅初段
胡耀宇七段 292手黑两目半负 朴进率初段
邱峻六段 负 洪性志初段
汪洋五段 187手黑中盘胜 李映九初段
陈耀烨三段 100手白中盘胜 姜东润初段
韩国A5:3日本
赵汉乘五段 负 河野临六段
朴永训三段 白六目半胜 沟上知亲七段
安永吉四段 负 秋山次郎八段
崔哲瀚四段 胜 中野泰宏八段
元晟溱四段 胜 林汉杰四段
朴正祥三段 胜 苏耀国七段
宋泰坤三段 胜 鹤山淳志四段
尹峻相出单 负 金秀俊六段
2002年10月5日第三轮
中国5:3韩国A
孔杰七段 261手黑三目半胜 赵汉乘五段
古力七段 246手白中盘胜 朴永训三段
胡耀宇七段 173手黑中盘胜 元晟溱四段
邱峻六段 148手白中盘胜 朴正祥三段
黄奕中六段 272手黑四目半胜 安永吉五段
彭荃四段 247手白四目半负 崔哲瀚四段
汪洋五段 负 宋泰坤三段
陈耀烨三段 负 尹峻相初段
日本6:2韩国B
河野临六段 负 金主镐三段
沟上知亲七段 胜 李载雄二段
秋山次郎八段 胜 许映皓初段
中野泰宏八段 胜 白洪淅初段
林汉杰四段 黑中盘胜 朴进率初段
苏耀国初段 158手白中盘胜 洪性志初段
鹤山淳志四段 负 李映九初段
金秀俊六段 胜 姜东润初段
2003年第四届
中国天津
韩国 三胜 16胜8负 冠军
中国 两胜一负 17胜7负 亚军
天津 一胜二负 9胜15负 季军
日本 三负 6胜18负 殿军
2003年12月22日第一轮
中国7:1天津
古力七段 负 牛雨田五段
孔杰七段 胜 李康四段
胡耀宇七段 胜 张学斌四段
彭荃五段 胜 张东岳四段
邱峻六段 胜 薛磊三段
谢赫五段 胜 吴锴三段
李哲三段 胜 张立二段
陈耀烨三段 胜 腾程初段
韩国5:3日本
安祚永七段 白中盘负 河野临七段
赵汉乘七段 黑中盘胜 鹤山淳志五段
朴永训四段 黑中盘胜 张豊猷六段
元晟溱五段 黑中盘胜 林汉杰五段
姜至省五段 白中盘负 濑户大树五段
金主镐四段 黑中盘胜 大场淳也初段
朴正祥四段 白中盘胜 井山裕太三段
许映皓三段 黑1又1/4子负 望月研一四段
2003年12月23日第二轮
中国7:1日本
古力七段 胜 河野临七段
孔杰七段 胜 鹤山淳志五段
胡耀宇七段 胜 张豊猷六段
彭荃五段 胜 林汉杰五段
邱峻六段 负 濑户大树五段
谢赫五段 胜 大场淳也初段
李哲三段 胜 井山裕太三段
陈耀烨三段 胜 望月研一四段
韩国6:2天津
安祚永七段 黑中盘胜 牛雨田五段
赵汉乘七段 白中盘胜 李康四段
朴永训四段 负 张学斌四段
元晟溱五段 白中盘负 张东岳四段
姜至省五段 黑中盘胜 薛磊三段
金主镐四段 白中盘胜 吴锴三段
朴正祥四段 黑中盘胜 张立二段
许映皓三段 白1又1/4子胜 滕程初段
2003年12月25日第三轮
中国3:5韩国
古力七段 黑中盘负 安祚永七段
孔杰七段 白中盘负 赵汉乘七段
胡耀宇七段 黑中盘负 朴永训四段
彭荃五段 白中盘负 元晟溱五段
邱峻六段 胜 姜至省五段
谢赫五段 负 金主镐四段
李哲三段 黑中盘胜 朴正祥四段
陈耀烨三段 白1/4子胜 许映皓三段(一目半)
日本2:6天津
河野临七段 负 牛雨田五段
鹤山淳志五段 负 李康四段
张豊猷六段 负 张学斌四段
林汉杰五段 胜 张东岳四段
濑户大树五段 负 薛磊三段
大场淳也初段 胜 吴锴三段
井山裕太三段 负 张立二段
望月研一四段 负 腾程初段
2004年第五届(台北队加入)
韩国江原道太白市
韩国 三胜 18胜6负 冠军
中国 二胜一负 14胜10负 亚军
日本 一胜二负 11胜13负 季军
台北 三负 5胜19负 殿军
2004年12月6日第一轮
中国6:2日本
彭荃 黑258手3目半胜 秋山次郎
刘星 白256手7目半胜 沟上知亲
牛雨田 黑162手中盘负 河野临
李康 白176手中盘胜 苏耀国
陈耀烨 黑197手中盘胜 中野泰宏
古灵益 白119手中盘负 金秀俊
薛磊 黑119手中盘胜 潘善琪
腾程 白227手4目半胜 安斋伸彰
韩国7:1台北
宋泰坤 白172手中盘胜 林至涵
朴正祥 黑107手中盘胜 陈诗渊
金主镐 白136手中盘胜 夏大铭
元晟溱 黑137手中盘胜 萧正浩
尹峻相 白172手中盘胜 林书阳
李映九 黑143手中盘胜 周尹南
洪性志 白257手7目半负 张凯馨
姜东润 黑211手中盘胜 杨孟允
2004年12月7日第二轮
中国6:2台北
彭荃 白235手半目胜 林至涵
刘星 黑138手中盘负 陈诗渊
牛雨田 白148手中盘胜 夏大铭
李康 黑239手半目负 萧正浩
陈耀烨 白210手中盘胜 林书阳
古灵益 黑227手中盘胜 周尹南
薛磊 白232手中盘胜 张凯馨(女)
腾程 黑185手中盘胜 杨孟允
韩国5:3 日本
宋泰坤 白120手中盘胜 秋山次郎
朴正祥 黑286手1目半胜 沟上知亲
金主镐 白121手中盘负 河野临
元晟溱 黑274手4目半胜 苏耀国
尹峻相 白246手半目胜 中野泰宏
李映九 黑274手4目半负 金秀俊
洪性志 白326手3目半负 潘善琪
姜东润 黑230手中盘负 安斋伸彰
2004年12月9日第三轮
中国2:6韩国
彭荃 黑中盘负 宋泰坤
刘星 胜 朴正祥
牛雨田 负 金主镐
李康 胜 元晟溱
陈耀烨 负 尹峻相
古灵益 负 李映九
薛磊 负 洪性志
腾程 负 姜东润
台北2:6日本
林至涵 黑中盘胜 秋山次郎
陈诗渊 负 沟上知亲
夏大铭 负 河野临
萧正浩 负 苏耀国
林书阳 负 中野泰宏
周尹南 负 金秀俊
张凯馨 负 潘善琪
杨孟允 胜 安斋伸彰
2005年第六届
日本东京明智神宫文化馆
韩国 三胜 18胜6负 冠军
中国 二胜一负 17胜7负 亚军
日本 一胜二负 11胜13负 季军
台北 三负 2胜22负 殿军
2005年10月17日第一轮
中国8:0台北
孔杰七段 白1目半胜 周俊勋九段
胡耀宇八段 黑中盘胜 林至涵七段
彭荃六段 白5目半胜 陈诗渊四段
刘星七段 黑中盘胜 夏大铭三段
王尧六段 白中盘胜 萧正浩四段
汪洋五段 黑中盘胜 林书阳三段
李哲四段 白中盘胜 周平强三段
古灵益 黑二十目半胜 周尹南二段
韩国6:2日本
朴永训九段 黑中盘胜 羽根直树九段
赵汉乘八段 白七目半胜 山下敬吾九段
宋泰坤七段 黑中盘胜 河野临七段
元晟溱六段 白半目负 沟上知亲八段
李廷宇五段 黑两目半胜 苏耀国七段
李映九四段 白中盘负 金秀俊七段
姜东润三段 黑三目半胜 濑户大树六段
陈时暎初段 白中盘胜 井山裕太七段
2005年10月18日第二轮
中国6:2日本
孔杰七段 白中盘负 羽根直树九段
胡耀宇八段 黑中盘胜 山下敬吾九段
彭荃六段 白中盘胜 河野临七段
刘星七段 黑六目半胜 沟上知亲八段
王尧六段 白中盘负 苏耀国七段
汪洋五段 黑中盘胜 金秀俊七段
李哲四段 白两目半胜 濑户大树六段
古灵益三段 黑半目胜 井山裕太七段
韩国7:1台北
朴永训九段 白四目半胜 周俊勋九段
赵汉乘八段 黑半目负 林至涵七段
宋泰坤七段 白中盘胜 陈诗渊四段
元晟溱六段 黑中盘胜 夏大铭三段
李廷宇五段 白中盘胜 萧正浩四段
李映九四段 黑中盘胜 林书阳三段
姜东润三段 白中盘胜 周平强三段
陈时暎初段 黑中盘胜 周尹南二段
2005年10月19日第三轮
中国3:5韩国
孔杰七段 白中盘负 朴永训九段
胡耀宇八段 黑三目半负 赵汉乘八段
彭荃六段 白中盘负 宋泰坤七段
刘星七段 黑中盘负 元晟溱六段
王尧六段 白三目半胜 李廷宇五段
汪洋五段 黑中盘负 李映九四段
李哲四段 白中盘胜 姜东润三段
古灵益三段 黑中盘胜 陈时暎初段
台北1:7日本
周俊勋九段 黑四目半负 羽根直树九段
林至涵七段 白两目半负 山下敬吾九段
陈诗渊四段 黑中盘胜 河野临七段
夏大铭三段 白中盘负 沟上知亲八段
萧正浩四段 黑四目半负 苏耀国七段
林书阳三段 白中盘负 金秀俊七段
周平强三段 黑中盘负 濑户大树六段
周尹南二段 白中盘负 井山裕太七段
2006年第七届
中国北京大宝饭店
中国 三胜 21胜3负 冠军
韩国 二胜一负 12胜12负 亚军
日本 一胜二负 10胜14负 季军
台北 三负 5胜11负 殿军
2006年11月13日第一轮
中国7:1日本
谢赫六段 黑中盘胜 潘善琪七段
孔杰七段 白中盘胜 井山裕太七段
朴文尧五段 黑中盘胜 松本武久六段
陈耀烨五段 白中盘胜 张豊猷七段
周睿羊四段 黑中盘胜 黄翊祖七段
李哲五段 胜 鹤山淳志六段
古灵益四段 负 三谷哲也四段
蓝天三段 胜 山田晋次四段
台北3:5韩国
周俊勋九段 白1/4子胜 宋泰坤八段
林至涵七段 黑中盘负 许映皓五段
陈诗渊五段 白1又1/4子胜 高根台五段
萧正浩五段 负 洪性志四段
林书阳四段 胜 姜东润五段
夏大铭四段 负 金志锡三段
周平强四段 负 陈时暎二段
周尹南三段 负 朴承华二段
2006年11月14日第二轮(中国队2、4、6、8台执黑):
中国8:0台北
谢赫六段 白2又1/4子胜 周俊勋九段
孔杰七段 黑中盘胜 林至涵七段
朴文尧五段 白中盘胜 陈诗渊五段
陈耀烨五段 黑中盘胜 萧正浩五段
周睿羊四段 白中盘胜 林书阳四段
李哲五段 胜 夏大铭四段
古灵益四段 胜 周平强四段
蓝天三段 胜 周尹南二段
韩国5:3日本(韩国队1、3、5、7台执黑)
宋泰坤八段 黑中盘负 潘善琪七段
许映皓五段 白中盘负 井山裕太七段
高根台五段 胜 松本武久六段
洪性志四段 胜 张豊猷七段
姜东润五段 黑2又3/4子胜 黄翊祖七段
金志锡三段 负 鹤山淳志六段
陈时暎二段 胜 三谷哲也四段
朴承华二段 胜 山田晋次四段
2006年11月15日第三轮
中国6:2韩国
谢赫六段 白中盘胜 宋泰坤八段
孔杰七段 黑中盘负 许映皓五段
朴文尧五段 白中盘胜 高根台五段
陈耀烨五段 黑中盘胜 洪性志四段
周睿羊四段 白2又1/4子胜 姜东润五段
李哲五段 黑中盘负 金志锡三段
古灵益四段 白中盘胜 陈时瑛二段
蓝天三段 黑中盘胜 朴承华初段
台北2:6日本
周俊勋九段 黑中盘胜 潘善琪七段
林至涵七段 负 井山裕太七段
陈诗渊五段 负 松本武久六段
萧正浩五段 胜 张豊猷七段
林书阳四段 负 黄翊祖七段
夏大铭四段 负 鹤山淳志六段
周平强四段 负 三谷哲也四段
周尹南二段 负 山田晋次四段
2007年第八届
韩国江原道
中国 三胜 20胜4负 冠军
韩国 二胜一负 15胜9负 亚军
日本 一胜二负 10胜14负 季军
台北 三负 3胜21负 殿军
2007年11月5日第一轮
中国7:1日本
孔杰七段(24) 黑八目半胜 井山裕太七段(18)
陈耀烨九段(17) 白中盘胜 黄翊祖七段(20)
李哲六段(18) 黑五目半胜 林汉杰六段(23)
周睿羊五段(16) 白中盘负 濑户大树六段(23)
古灵益五段(16) 黑中盘胜 望月研一六段(24)
张维五段(17) 白半目胜 村川大介四段(16)
柁嘉熹三段(16) 黑十目半胜 安斋伸彰四段(22)
蓝天四段(17) 白中盘胜 李沂修三段(19)
台北2:6韩国
陈诗渊七段(22) 黑中盘胜 李映九六段(20)
林至涵八段(26) 白中盘胜 姜东润七段(18)
萧正浩五段(19) 黑中盘负 白洪淅五段(21)
林书阳四段(18) 白中盘负 金志锡四段(18)
夏大铭五段(22) 黑中盘负 韩尚勋初段(19)
张凯馨三段(27) 白中盘负 朴承华二段(18)
杨孟允二段(22) 黑中盘负 陈时暎二段(18)
余正麒初段(12) 白中盘负 崔基勋初段(19)
2007年11月7日第二轮
韩国7:1日本
李映九六段 黑中盘胜 井山裕太七段
姜东润七段 白三目半胜 黄翊祖七段
白洪淅五段 黑一目半胜 林汉杰六段
金志锡四段 白两目半胜 濑户大树六段
韩尚勋初段 黑中盘胜 望月研一六段
朴承华二段 白中盘胜 村川大介四段
陈时暎二段 黑半目负 安斋伸彰四段
崔基勋初段 白中盘胜 李沂修三段
中国7:1中国台北
孔杰七段 黑中盘胜 陈诗渊七段
陈耀烨九段 白中盘胜 林至涵八段
李哲六段 黑中盘胜 萧正浩五段
周睿羊五段 白五目半胜 林书阳四段
古灵益五段 黑四目半胜 夏大铭五段
张维五段 白中盘胜 张凯馨三段
柁嘉熹三段 中盘胜 杨孟允二段
蓝天四段 白2目半负 余正麒初段
11月8日第三轮
台北0:8日本
陈诗渊七段(22) 黑中盘负 井山裕太七段(18)
林至涵八段(26) 白中盘负 黄翊祖七段(20)
萧正浩五段(19) 黑中盘负 林汉杰六段(23)
林书阳四段(18) 白五目半负 濑户大树六段(23)
夏大铭五段(22) 黑三目半负 望月研一六段(24)
张凯馨三段(27) 白一目半负 村川大介四段(16)
杨孟允二段(22) 黑中盘负 安斋伸彰四段(22)
余正麒初段(12) 白一目半负 李沂修三段(19)
中国6:2韩国
孔杰七段(24) 黑中盘胜 李映九六段(20)
陈耀烨九段(17) 白中盘胜 姜东润七段(18)
李哲六段(18) 黑中盘负 白洪淅五段(21)
周睿羊五段(16) 白中盘胜 金志锡四段(18)
古灵益五段(16) 黑中盘胜 韩尚勋初段(19)
张维五段(17) 白中盘胜 朴承华二段(18)
柁嘉熹三段(16) 黑中盘胜 陈时暎二段(18)
蓝天四段(17) 白中盘负 崔基勋初段(19)
2008年第九届
日本东京绿星学园
韩国 二胜一平 15胜9负
中国 二胜一负 16胜8负
日本 一胜一平一负 13胜11负
台北 三负 4胜20负
2008年11月17日第一轮
中国 6:2 台北
陈耀烨九段(19岁) 白中盘胜 林至涵八段(28岁)
柁嘉熹三段(17岁) 黑中盘负 陈诗渊七段(23岁)
古灵益五段(17岁) 白中盘胜 萧正浩六段(20岁)
时越四段(17岁) 黑中盘胜 张哲豪三段(22岁)
孙力四段(17岁) 白中盘负 刘耀文三段(26岁)
蓝天四段(18岁) 黑中盘胜 林立祥二段(15岁)
李赫初段(16岁) 白中盘胜 廖冠泓二段(15岁)
宋容慧初段(16岁) 黑中盘胜 萧爱霖初段(19岁)
韩国 4:4 日本
李映九七段(21岁) 黑4目半胜 井山裕太八段(19岁)
洪性志七段(21岁) 白1目半负 黄翊祖七段(21岁)
白洪淅六段(22岁) 黑4目半胜 濑户大树六段(25岁)
金志锡四段(19岁) 白中盘胜 村川大介五段(18岁)
姜儒泽二段(16岁) 黑中盘胜 鹤山淳志六段(27岁)
陈時暎三段(19岁) 白中盘负 林汉杰六段(24岁)
朴志娟初段(17岁) 黑中盘负 向井千瑛二段(21岁)
李瑟娥初段(16岁) 白半目负 石井茜初段(26岁)
2008年11月18日第二轮
中国7:1日本
陈耀烨九段(19岁) 白中盘负 井山裕太八段(19岁)
柁嘉熹三段(17岁) 黑中盘胜 黄翊祖 七段(21岁)
古灵益五段(17岁) 白中盘胜 濑户大树六段(25岁)
时 越四段(17岁) 黑半目胜 村川大介五段(18岁)
孙 力四段(17岁) 白中盘胜 鹤山淳志六段(27岁)
蓝 天四段(18岁) 黑中盘胜 林汉杰 六段(24岁)
李 赫初段(16岁) 白中盘胜 向井千瑛二段(21岁)
宋容慧初段(16岁) 黑中盘胜 石井茜 初段(26岁)
韩国6:2台北
李映九七段(21岁) 黑半目胜 林至涵八段(28岁)
洪性志七段(21岁) 白三目半负 陈诗渊七段(23岁)
白洪淅六段(22岁) 黑中盘胜 萧正浩六段(20岁)
金志锡四段(19岁) 白中盘胜 张哲豪三段(22岁)
姜儒泽二段(16岁) 黑中盘胜 刘耀文三段(26岁)
陈时瑛三段(19岁) 白中盘胜 林立祥二段(15岁)
朴志娟初段(17岁) 黑中负 廖冠泓二段(15岁)
李瑟娥初段(16岁) 白中盘胜 萧爱霖初段(19岁)
2008年11月19日第三轮
中国3:5韩国
陈耀烨九段(19岁) 黑六目半负 李映九七段(21岁)
柁嘉熹三段(17岁) 白三目半胜 洪性志七段(21岁)
古灵益五段(17岁) 黑中盘胜 白洪淅六段(22岁)
时 越四段(17岁) 白中盘胜 金志锡四段(19岁)
孙 力四段(17岁) 黑中盘负 姜儒泽二段(16岁)
蓝 天四段(18岁) 白中盘负 陈时瑛三段(19岁)
李 赫初段(16岁) 黑两目半负 朴志娟初段(17岁)
宋容慧初段(16岁) 白中盘负 李瑟娥初段(16岁)
台北0:8日本
林至涵八段(28岁)白中盘负 井山裕太八段(19岁)
陈诗渊七段(23岁)黑中盘负 黄翊祖 七段(21岁)
萧正浩六段(20岁)白中盘负 濑户大树六段(25岁)
张哲豪三段(22岁)黑三目半负 村川大介五段(18岁)
刘耀文三段(26岁)白中盘负 鹤山淳志六段(27岁)
林立祥二段(15岁)黑中盘负 林汉杰 六段(24岁)
廖冠泓二段(15岁)白中盘负 向井千瑛二段(21岁)
萧爱霖初段(19岁)黑中盘负 石井茜 初段(26岁)
2009年第十届
杭州棋院
中国 三胜 21胜3负 冠军
韩国 二胜一负 15胜9负 亚军
台北 一胜二负 7胜17负 季军
日本 三负 5胜19负 殿军
2009年11月30日第一轮
韩国6:2台北
金志锡六段 黑1又3/4子胜 陈诗渊八段
朴廷桓四段 白中盘负 萧正浩六段
韩尚勋五段 黑中盘胜 林书阳五段
姜儒泽三段 白4又1/4子胜 王元均二段
金镇佑四段 黑中盘胜 张原荣初段
李春揆二段 白中盘胜 黄承毅二段
李瑟娥初段 黑2又1/4子负 简立宸初段
金美里初段 白中盘胜 张正平二段
中国7:1日本
陈耀烨九段 白1/4子胜 井山裕太九段
李哲六段 黑中盘胜 李沂修七段
古灵益四段 白中盘负 安斋伸彰六段
柁嘉熹三段 黑中盘胜 濑户大树七段
郭闻潮五段 白1/4子胜 林汉杰六段
汪涛三段 黑中盘胜 大场惇也六段
李赫二段 白中盘胜 谢依旻四段
宋容慧五段 黑中盘胜 石井茜初段
2009年12月1日第二轮
中国8:0台北
陈耀烨九段 黑中盘胜 陈诗渊八段
李喆六段 白1又1/4子胜 萧正浩六段
古灵益四段 黑2又3/4子胜 林书阳五段
柁嘉熹三段 白中盘胜 王元均二段
郭闻潮五段 黑中盘胜 张原荣初段
汪涛三段 白中盘胜 黄承毅二段
李赫二段 黑中盘胜 简立宸初段
宋容慧五段 白中盘胜 张正平二段
韩国7:1日本
金志锡六段 白中盘胜 井山裕太九段
朴廷桓四段 黑中盘胜 李沂修七段
韩尚勋五段 白中盘胜 安斋伸彰六段
姜儒泽三段 黑中盘胜 濑户大树七段
金镇佑四段 白中盘胜 林汉杰六段
李春揆二段 黑中盘胜 大场惇也六段
李瑟娥初段 白中盘负 谢依旻四段
金美里初段 黑中盘胜 石井茜初段
2009年12月2日第三轮
中国6:2韩国
陈耀烨九段 白1又1/4子胜 金志锡六段
李喆六段 黑中盘胜 朴廷桓四段
古灵益四段 白中盘胜 韩尚勋五段
柁嘉熹三段 黑中盘负 姜儒泽三段
郭闻潮五段 白中盘胜 金镇佑四段
汪涛三段 黑中盘负 李春揆二段
李赫二段 白中盘胜 李瑟娥初段
宋容慧五段 黑3/4子胜 金美里初段
台北5:3日本
陈诗渊八段 黑中盘胜 井山裕太九段
萧正浩六段 白中盘胜 李沂修七段
林书阳五段 黑中盘胜 安斋伸彰六段
王元均二段 白中盘负 濑户大树七段
张原荣初段 黑4又1/4子负 林汉杰六段
黄丞毅二段 白1又1/4子胜 大场惇也六段
简立宸初段 黑中盘胜 谢依旻四段
张正平二段 白中盘负 石井茜初段
2010年第十一届(更名四城市新锐对抗赛)
台湾棋院 比赛每方2个半小时,5次1分钟读秒,黑贴6目半,冠军队奖金新台币20万元。
首尔 三胜 18胜6负 冠军
杭州 二胜一负 16胜8负 亚军
台北 一胜二负 7胜17负 季军
东京 三负 7胜17负 殿军
2010年10月3日第一轮
首尔7:1台北队
朴廷桓八段 白六目半胜 陈诗渊八段
金志锡七段 黑中盘胜 林至涵九段
姜儒泽三段 白中盘胜 林书阳六段
陈时瑛四段 黑中盘胜 萧正浩七段
李泰贤三段 白中盘胜 林立祥三段
罗玄初段 黑中盘胜 简立宸五段
李瑟娥初段 白中盘胜 陈锋三段
崔精初段 黑中盘负 黑嘉嘉初段
杭州5:3东京
陈耀烨九段 黑中盘胜 安斋伸彰六段
李喆六段 白中盘胜 黄翊祖七段
古灵益五段 黑中盘负 村川大介五段
时越五段 白中盘胜 三谷哲也六段
汪涛三段 黑中盘负 内田修平四段
严欢五段 白中盘胜 铃木伸二二段
宋容慧五段 黑半目负 奥田彩二段
王晨星二段 白中盘胜 下坂美织初段
2010年10月4日第二轮
杭州队7:1台北
陈耀烨九段 黑1目半胜 陈诗渊八段
李喆六段 白半目负 林至涵九段
古灵益五段 黑中盘胜 林书阳六段
时越五段 白中盘胜 萧正浩七段
汪涛三段 黑2目半胜 林立祥三段
严欢五段 白中盘胜 简立宸五段
宋容慧五段 黑中盘胜 陈锋三段
王晨星二段 白中盘胜 黑嘉嘉初段
首尔7:1东京
朴廷桓八段 黑中盘胜 安斋伸彰六段
金志锡七段 白中盘胜 黄翊祖七段
姜儒泽三段 黑中盘胜 村川大介五段
陈时瑛四段 白中盘胜 三谷哲也六段
李泰贤三段 黑1目半负 内田修平四段
罗玄初段 白中盘胜 铃木伸二二段
李瑟娥初段 黑3目半胜 奥田彩二段
崔精初段 白中盘胜 下坂美织初段
2010年10月5日第三轮
台北5:3东京
陈诗渊八段 白半目胜 安斋伸彰六段
林至涵九段 黑中盘负 黄翊祖七段
林书阳六段 白5目半负 村川大介五段
萧正浩七段 黑半目胜 三谷哲也六段
林立祥三段 白半目胜 内田修平四段
简立宸五段 黑1目半负 铃木伸二二段
陈锋三段 白2目半胜 奥田彩二段
黑嘉嘉初段 黑中盘胜 下坂美织 初段
杭州4:4首尔(主将负)
陈耀烨九段 白中盘负 朴廷桓八段
李喆六段 黑中盘胜 金志锡 七段
古灵益五段 白5目半负 姜儒泽 三段
时越五段 黑中盘负 陈时映 四段
汪涛三段 白中盘负 李泰贤 三段
严欢五段 黑中盘胜 罗玄初段
宋容慧五段 白中盘胜 李瑟娥初段
王晨星二段 黑中盘胜 崔精初段
2011年第十二届
韩国济州岛
北京 三胜 19胜5负 冠军
首尔 二胜一负 17胜7负 亚军
台北 一胜二负 6胜18负 季军
东京 三负 6胜18负 殿军
第一轮11月22日
首尔7比1台北
朴廷桓九段 胜 萧正浩七段
姜儒泽四段 胜 林书阳七段
金庭贤三段 胜 林立祥四段
李志贤二段 胜 林修平四段
李泰贤四段 胜 林君谚三段
罗玄初段 胜 丁少杰二段
金美里二段 负 张原荣二段
崔精初段 胜 苏圣芳二段
北京 7比1 东京
李喆六段 胜 村川大介七段
时越五段 胜 三谷哲也七段
连笑四段 胜 李沂修七段
汪涛三段 胜 内田修平七段
严欢五段 胜 富士田明彦三段
杨鼎新二段 胜 玉井伸三段
唐奕二段 负 谢依旻五段
於之莹初段 胜 奥田彩二段
第二轮11月23日
韩国 6比2 日本
朴廷桓九段 胜 村川大介七段
姜儒泽四段 胜 三谷哲也七段
金庭贤三段 胜 李沂修七段
李志贤二段 胜 内田修平七段
李泰贤四段 负 富士田明彦三段
罗玄初段 胜 玉井伸三段
金美里二段 负 谢依旻五段
崔精初段 胜 奥田彩二段
中国 8比0 中华台北
李喆六段 胜 萧正浩七段
时越五段 胜 林书阳七段
连笑四段 胜 林立祥四段
汪涛三段 胜 林修平四段
严欢五段 胜 林君谚三段
杨鼎新二段 胜 丁少杰二段
唐奕二段 胜 张原荣二段
於之莹初段 胜 苏圣芳二段
第三轮11月24日
韩国 4比4 中国
朴廷桓九段 负 李喆六段
姜儒泽四段 负 时越五段
金庭贤三段 胜 连笑四段
李志贤二段 胜 汪涛三段
李泰贤四段 胜 严欢五段
罗玄初段 胜 杨鼎新二段
金美里二段 负 唐奕 二段
崔精初段 负 於之莹初段
日本 3比5 中华台北
村川大介七段 负 萧正浩七段
三谷哲也七段 负 林书阳七段
李沂修七段 负 林立祥四段
内田修平七段 负 林修平四段
富士田明彦三段 胜 林君谚三段
玉井伸三段 负 丁少杰二段
谢依旻五段 胜 张原荣二段
奥田彩二段 胜 苏圣芳二段
2012年第十三届(JASTEC杯)
日本东京
首尔 三胜 17胜7负 冠军
杭州 二胜一负 17胜7负 亚军
台北 一胜二负 8胜16负 季军
东京 三负 6胜18负 殿军
对局双方各有1小时55分的保留时间和5次60秒的读秒。冠亚季军和第四名的奖金分别是100万、50万、30万和20万日元。
2012年9月11日第一轮
杭州7比1东京
连笑四段 执白中盘胜 安斋伸彰六段
李铭三段 执黑中盘胜 金泽真三段
李钦诚二段 执白中盘胜 富士田明彦三段
刘宇二段 执白4目半胜 伊田笃史三段
夏晨琨二段 执白中盘胜 余正麒二段
马如龙二段 执黑中盘胜 一力辽二段
宋容慧五段 执白中盘负 向井千瑛五段
李小溪初段 执白中盘胜 藤泽里菜初段
首尔7比1台北
李映九九段 执白中盘胜 陈诗渊九段
金升宰五段 执白中盘胜 萧正浩七段
李志贤三段 执黑中盘负 林书阳七段
罗玄二段 执黑中盘胜 夏大铭六段
申真谞初段 执黑半目胜 林立祥五段
申旻埈初段 执白中盘胜 林修平四段
崔精二段 执白中盘胜 黑嘉嘉六段
吴侑珍初段 执黑中盘胜 党希昀初段
9月12日第二轮
杭州7比1台北
连笑 执黑中盘胜 陈诗渊
李钦诚 执黑1目半胜 林书阳
刘宇 执黑中盘胜 夏大铭
李铭 执白半目胜 萧正浩
马如龙 执黑3目半胜 林修平
夏晨曦 执黑3目半负 林立祥
宋容慧 执黑中盘胜 黑嘉嘉
李小溪 执黑中盘胜 党希昀
首尔5比3东京
李映九 执白中盘胜 安斋伸彰
金升宰 执黑中盘胜 金泽真
李志贤 执白中盘负 富士田明彦
罗玄 执白中盘胜 伊田笃史
申真谞 执白中盘胜 余正麒
申旻埈 执白中盘负 一力辽
崔精 执白中盘负 向井千瑛
吴侑珍 执白半目胜 藤泽里菜
9月13日第3轮
杭州3比5首尔
连笑 执黑中盘胜 李映九
李钦诚 执白中盘胜 李志贤
李铭 执黑中盘负 金升宰
刘宇 执黑中盘负 罗玄
夏晨琨 执黑中盘胜 申真谞
马如龙 执白中盘负 申旻埈
宋容慧 执黑中盘负 崔精
李小溪 执黑2目半负 吴侑珍
台北6比2东京
陈诗渊 执白中盘胜 安斋伸彰
萧正浩 执黑中盘负 金泽真
林书阳 执白2目半胜 富士田明彦
林立祥 执白中盘胜 余正麒
林修平 执黑中盘胜 一力辽
夏大铭 执白2目半胜 伊田笃史
黑嘉嘉 执白中盘胜 向井千瑛
党希昀 执白中盘负 藤泽里菜
2012年第十三届(商旅杯)
中国杭州
中国 三胜 20胜4负 冠军
韩国 一胜一平一负 13胜11负 亚军
日本 一胜二负 9胜15负 季军
台北 一平二负 6胜18负 殿军
10月15日第一轮
中国5:3韩国
连笑四段(1994年4月8日) 负 罗玄三段(1995年1月30日)
唐韦星三段(1993年1月15日) 胜 黄宰渊二段(1995年4月8日)
党毅飞四段(1994年6月17日) 负 韩升周二段(1996年11月27日)
李轩豪五段(1995年2月1日) 胜 申真胥初段(2000年3月17日)
李钦诚初段(1998年10月20日) 胜 偰玹准初段(1999年1月29日)
李铭四段(1993年4月1日) 胜 崔暎讚初段(1999年9月1日)
於之莹四段(1997年11月23日) 胜 崔精三段(1996年10月7日)
高星初段(1996年6月14日) 负 吴侑珍初段(1998年6月11日)
日本6:2中华台北
内田修平七段(1989年9月8日) 负 王元均六段(1996年3月14日)
富士田明彦三段(1991年11月8日) 胜 林君谚五段(1997年11月26日)
伊田笃史七段(1994年3月15日) 负 林书阳七段(1989年9月19日)
志田达哉六段(1990年12月6日) 胜 林修平五段(1992年3月8日)
铃木伸二四段(1990年11月3日) 胜 杨博葳三段(1998年1月3日)
金泽真三段(1992年5月24日) 胜 周尹南四段(1989年1月30日)
藤泽里菜二段(1998年9月18日) 胜 苏圣芳二段(1996年8月5日)
新井满涌初段(1994年5月3日) 胜 党希昀二段(1989年4月16日)
10月16日第二轮
中国7:1日本
连笑 胜 内田修平
唐韦星 胜 富士田明彦
党毅飞 胜 伊田笃史
李轩豪 胜 志田达哉
李钦诚 胜 铃木伸二
李铭 胜 金泽真
於之莹 负 藤泽里菜
高星 胜 新井满涌
中华台北4:4韩国
王元均 负 罗玄
林君谚 胜 黄宰渊
林书阳 胜 韩升周
林修平 负 申真胥
杨博葳 胜 偰玹准
周尹南 胜 崔暎讚
苏圣芳 负 崔精
党希昀 负 吴侑珍
10月17日第三轮
中国8:0中华台北
连笑 胜 王元均
唐韦星 胜 林君谚
党毅飞 胜 林书阳
李轩豪 胜 林修平
李钦诚 胜 杨博葳
李铭 胜 周尹南
於之莹 胜 苏圣芳
高星 胜 党希昀
日本2:6韩国
内田修平 负 罗玄
富士田明彦 胜 黄宰渊
伊田笃史 负 韩升周
志田达哉 负 申真胥
铃木伸二 胜 偰玹准
金泽真 负 崔暎讚
藤泽里菜 负 崔精
新井满涌 负 吴侑珍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