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国粹,一门艺术,一种体育竞技,千百年来,围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日围棋擂台赛燃起的炽天热情,以及二十一世纪以来围棋作为体育竞技一面特征的加强,围棋本身和它在中华大地上的普及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人赖它谋生,更多的人将它作为一项娱乐。无论如何,围棋与生俱来的竞技与文化共生共存的美,是无人可以改变的。
从文化的角度上讲,存续精艺,传扬国粹,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竞技的角度上讲,统计数据,书写历史,更有传播推广上的必要。在这一点上,日韩同侪早已走在了我们的前边。中国大陆也曾有过围棋纸质媒体繁荣的黄金岁月,但随着电视与网络的冲击,多家专业报道围棋的报纸、杂志纷纷凋零。今天的中国早已进入网络时代,显然,时效性强、展示方式广泛的网络已经成为了围棋报道的第一平台。
目前,我们所常见的报道围棋的网络媒体,基本都依附于各大门户网站,且以时效新闻为主。作为独立报道围棋资讯,全面搜集围棋数据,整理棋谱,统计资料,做出深度评论的专业围棋网站,弘通围棋致力于为围棋爱好者服务,为热爱围棋的人士提供广泛扎实的资料支持,为围棋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因此,2012年9月,弘通围棋网站推出中国第一家围棋电子杂志,以每周一期的形式与棋迷朋友们见面。作为围棋界的开创,弘通围棋杂志兼具网络媒体时效性与杂志评论深度之长,更倚赖围棋数据网站的优势,将棋界最新的统计资料与大家共享。弘通围棋杂志设置每周赛事评论、每周一星、围甲视点等栏目,抓住棋界热点新闻,见证棋手们创造的精彩瞬间;设置每周胜局、胜率发布,弘通围棋等级分等栏目,公布棋手最准确的胜负记录,尽力弥补中国棋界数据缺憾的现状;设置深度剖析、围棋史家等栏目,将围棋发展的大脉络,棋手奋斗的壮丽历程挖掘出来,一一揭示。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请到职业棋手点评精彩对局,共赏绝妙好棋。
因为网络所独具的“面对面”优势,我们将开放评刊功能,在吸纳对我们的批评与建议的同时,我们也期待能够与棋迷朋友有更多的互动,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为需要答疑解惑的朋友们做出尽量使您满意的答复。如果您有好的创意与文笔,也请不吝赐教与赐稿。
人间好技艺,中国好围棋。任何热爱围棋的人,都是围棋界息息相关的一份子。棋界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都需要我们投入思考,付诸努力。相信有您的关注与厚爱,弘通围棋会奉献出更优质的作品,与您共襄中国围棋的辉煌盛举。
感谢关注弘通围棋!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围棋的明天更美好!
历史上的本周(12.13-12.19)
作者:杨烁
对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被“韩流”压制的中国棋界来说,国际赛场的成绩更加为人关注。但由于同为“70后”的李昌镐的存在,“七小龙”的“飞天之梦”无疑是艰辛的。1998年至2003年,常昊先后在富士通杯、应氏杯、丰田杯决赛中负于李昌镐,同期的中韩天元对抗赛,常昊对李昌镐苦吞四连败。周鹤洋初期对李昌镐成绩较好,一度被誉为“李昌镐克星”。但在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春兰杯决赛等重要战役中,周鹤洋依然难以阻挡李昌镐摘冠而去的步伐。不过,所谓天道酬勤的励志篇章,也是由“龙一代”创造的。除了常昊,就是“神猪”罗洗河在十年前创下的不世经典……
罗洗河执白vs崔哲瀚 共293手 白胜七目半
棋谱链接见: http://www.hoetom.com/matchinfor_2011.jsp?id=11871
2005年末至2006年初,素有“天才”之名的罗洗河更是上演了“感觉击败计算”的经典传奇。他在第十届三星杯中连续击败当时最强的几位韩国棋手李世石、崔哲瀚、李昌镐等人夺冠,其中
微评
每周人物·柯洁
作者:杨烁
每周之星:
柯洁
率领中国种子队打入金龙城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决赛
2008年入段,2010年二段,2011年三段,2012年四段,2015年九段(第2届百灵杯直升)
2007年:
2008年:
2011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微评
关公秦琼•致敬•围棋真人秀
作者:临渊司马
作为一项智力运动的粉丝,围棋迷相比其他运动最为幸福的地方,莫过于经常可以看到诸多“关公战秦琼”式的对决。足球迷们永远无法看到60年生人的马拉多纳与87年出生的梅西这两代阿根廷球王真刀真枪同场竞技,托马斯·穆勒与盖德·穆勒这两位德国超级射手各领一军较量门前脚法。依田纪基可以提出“与吴清源对弈一局”作为自己擂台连胜的奖励,内马尔若是开出“与贝利比拼球技”作为自己继续为国征战世界杯的条件,一定会被巴西人民扭送去精神病院打针吃药。篮球迷们同样只能在电脑前,用键盘一遍又一遍试着说服别人“张伯伦穿越到90年代会把奥尼尔打出翔”、“库里和他的不败勇士遇到96年乔丹那支公牛会被防得抱着球哭着回家”。期待不同年代的能人汇聚一堂,期待关公与秦琼论一论高低,不仅仅是旧社会一个军阀父亲的痴心妄想,这念头一直盘旋在历朝历代的国人脑海,数千年来挥之不去:“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所以就在本周的五羊城,当李世石布下小林流致敬面前的小林光一,当大豪聂卫平首次迎战韩国第一人朴廷桓,能亲眼目睹这一刻的我们,无疑是幸福的。生在网络时代的80、90后们,无缘见证聂老30年前那一段横刀立马的铁门传说,纵使再怎么敬畏,看久了聂老槽点十足的言论,心中总有些许狐疑。天幸广州人民举办了世界团体赛,让我等小年轻可以一窥大豪风采。现在我们可以放心确认聂老的“只要不出昏招谁都不惧”绝非虚言,刚刚拿下台湾国手战冠军的陈诗渊即是明证,而聂老念兹在兹的“前五十手”,即便在这个“布局都按套路来,反正胜负在后面”的时代依然拥有无穷的魅力,至少李世石真的被聂老在棋盘上压制了很久很久。隔壁自成体系傲骨铮铮的日本棋界,每年都要搞出小林觉、赵治勋为难第一人井山裕太,杉内雅男90高龄依然赢棋的大新闻。本周聂棋圣这五张棋谱,令中国棋迷们终于得饮怀旧美酒。
与此同时,身处潮头的中国90们也在持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一个月只输一盘棋的柯洁继续着他那目空一切的狂野发挥,连续搞定朴廷桓、李世石,令韩国围棋哑口无言。屡战屡败,战绩内容皆输,两周后的李世石将如何在梦百合决赛上面对柯洁,他还有什么秘术绝招可以掏出来作最后一搏,还是……坦然迎来自己的结局?而三星杯不敌柯洁的时越,也在用连胜金志锡、朴永训的成绩强调着自己的存在,当然,这也是进一步反衬出了柯洁的强大与无解。领军者与大前辈们在同一个舞台绽放光彩,单从竞技角度说,这无疑是中国围棋的盛世年代。
然而围棋不同于音乐、美术的,恰恰在于它终究是一门竞技,逃不开冰冷的胜负二字。相较于两年前派出曹薰铉刘昌赫李昌镐的共襄盛举,本届团体赛韩国人先是通过选拔+指定派出等级分第1、5、13假装这支是种子队,然后召集等级分第2、3、5(崔哲瀚目前与金志锡并列韩国等级分第5)组成外卡队,排位赛最终轮的种种阴差阳错,令两只韩国队均如愿出线,并分列半决赛两头,考虑到半决赛开始的相谈棋赛制,韩国队的夺冠希望肯定要比棋手单对单决斗高出许多。
两年前我们就感慨团体赛赛制新颖有趣,若是相谈棋能够更多一些就再好不过,两年后我们如愿从半决赛起便能看到棋手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互拼集体智慧。比起如今广泛开展的队际赛,相谈棋这种百年前便在日本诞生的赛制,其实更顺应、更容易被这个时代接受,当然前提是搞好相关的报道与直播。在这个真人秀节目轰炸荧屏的时代,相谈棋就是最天然,又最刺激的围棋真人秀,不是么?
微评
金龙城杯精彩集锦
作者:杨烁
金龙城杯第2届世界围棋锦标赛排位赛集结了聂卫平、小林光一、赵治勋、王立诚、依田纪基、常昊、古力、李世石、朴永训、崔哲瀚、金志锡、时越、周睿羊、朴廷桓、柯洁等世界棋坛老中青数代棋手,他们之间不乏多次交手,留下了很多精彩瞬间。
本局为依田纪基执白vs德国乔纳斯,乔纳斯师从于日本大桥拓文,以“七七”开局,着实吸引眼球。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依田纪基也不甘示弱,一阵空中飞舞过后,有人认为寥寥数手黑棋被割裂成数块,而白棋自成一体。不看对局双方的职业、业余段位,胜负其实已然决定。
本局为王立诚执黑vs崔哲瀚,年近六旬的王立诚腕力不输少年,开局便与崔哲瀚大打出手,黑1穿后3位尖,是相当实战有魄力的下法,而王立诚竟也凭借这些强手在大后辈面前取得了优势。
可惜黑1以下过于“恨空”,将自己走得太薄后中腹外势反遭袭击,从此酿成苦果。
局后王立诚自己反省,如果黑1简单挂角,3位先手尖后5位拆边,将是黑棋的好局。
本局为小林光一执黑vs李世石,开局李世石在上边布下闻名遐迩的“小林流”,该是后辈向前辈在棋盘上致敬的表现吧?
此后白1分投,黑2就稳稳扎钉。白9尖时,黑10更是回来自补一手形成两边拆二之势。这应该是小林光一全盛时期的经典招法吧?但作为大后辈的李世石显然不识,见到此手后长考很久,才布下模样。黑14逐渐渗透侵消,也是小林光一的招牌动作。
这样的下法在当今时代是否一定不能赢棋?这显然也未必。只是小林光一毕竟年过六旬,白1托试应手时黑2突然变调,以下右下被破,黑棋又无法攻击上边白棋残子获得补偿,实地顿时不足。此后黑10、16、18、20到处定型,依然一无所得,最后以白棋盘面1目优势的结果宣告终局。
微评
八卦统计之哪个星座的孩子最适合下围棋?(五)
作者:弘通围棋
经过弘通围棋网对资料库中录入棋手出生星座的数据统计,排行第八位的为巨蟹座,占比例为7.3%。
巨蟹座围棋明星:
本因坊秀哉(1874年6月24日)
本因坊一门最后一代世袭制家主,号为“不败之名人”。秀哉在他成为名人·本因坊以来,利用等级制特权维持其分先不败的地位,称雄棋坛长达三十年。以对雁金准一的“杀棋之名局”,对吴清源的“名人胜负棋”,对木谷实的“名人引退棋”名传后世。日本文豪川端康成的名作《名人》,即以秀哉为主人公。
羽根泰正(1944年6月25日)
日本棋院中部总本部所属棋手,于1989年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击败中方“铁主将”聂卫平,终结其奇迹的十一连胜一举成名。1990年挑战加藤正夫王座成功,终结加藤正夫的王座八连霸。其子羽根直树曾为日本棋圣战冠军获得者,堪称棋坛少有的强势父子兵。
张璇(1968年6月22日)
中国女子棋坛最强一代“女子金花”之一,先后夺得1989年第1届五牛杯冠军,1990年全国女子个人赛冠军,1998年第5届宝海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冠军,2003至2011九年五夺建桥杯冠军。1997年打入天元战挑战者决定赛,负于后来结为伉俪的常昊。
李玟真(1984年7月11日)
韩国著名女棋手,被誉为“女昌镐”、“正官庄之女”。在2007、2008年的第五、六届正官庄杯三国女子围棋擂台赛中先后以五连胜、三连胜终结比赛。2013年通过第18届三星杯女子组国际预选,可惜因产期到来而无缘本赛。
元晟溱(1985年7月15日)
与同龄的崔哲瀚、朴永训并称为“韩国牛犊帮三人组”,2003年在第5届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中担任韩国队副将取得三连胜,2008年在第12届中韩天元对抗赛中2:0击败古力,2011年更在第16届三星杯决赛中战胜古力夺冠。
古灵益(1991年7月3日)
中国棋界“91一代”著名棋手,十二岁即以最低龄纪录参加全国围棋甲级联赛,2007至2009年中国围棋西南王战三连霸,2010年夺得中国龙星战、威孚房开杯冠军,2011年取得第八届春兰杯第三名的成绩。
数据统计可信度为95.96%。仅供参考和娱乐。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