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国粹,一门艺术,一种体育竞技,千百年来,围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日围棋擂台赛燃起的炽天热情,以及二十一世纪以来围棋作为体育竞技一面特征的加强,围棋本身和它在中华大地上的普及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人赖它谋生,更多的人将它作为一项娱乐。无论如何,围棋与生俱来的竞技与文化共生共存的美,是无人可以改变的。
从文化的角度上讲,存续精艺,传扬国粹,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竞技的角度上讲,统计数据,书写历史,更有传播推广上的必要。在这一点上,日韩同侪早已走在了我们的前边。中国大陆也曾有过围棋纸质媒体繁荣的黄金岁月,但随着电视与网络的冲击,多家专业报道围棋的报纸、杂志纷纷凋零。今天的中国早已进入网络时代,显然,时效性强、展示方式广泛的网络已经成为了围棋报道的第一平台。
目前,我们所常见的报道围棋的网络媒体,基本都依附于各大门户网站,且以时效新闻为主。作为独立报道围棋资讯,全面搜集围棋数据,整理棋谱,统计资料,做出深度评论的专业围棋网站,弘通围棋致力于为围棋爱好者服务,为热爱围棋的人士提供广泛扎实的资料支持,为围棋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因此,2012年9月,弘通围棋网站推出中国第一家围棋电子杂志,以每周一期的形式与棋迷朋友们见面。作为围棋界的开创,弘通围棋杂志兼具网络媒体时效性与杂志评论深度之长,更倚赖围棋数据网站的优势,将棋界最新的统计资料与大家共享。弘通围棋杂志设置每周赛事评论、每周一星、围甲视点等栏目,抓住棋界热点新闻,见证棋手们创造的精彩瞬间;设置每周胜局、胜率发布,弘通围棋等级分等栏目,公布棋手最准确的胜负记录,尽力弥补中国棋界数据缺憾的现状;设置深度剖析、围棋史家等栏目,将围棋发展的大脉络,棋手奋斗的壮丽历程挖掘出来,一一揭示。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请到职业棋手点评精彩对局,共赏绝妙好棋。
因为网络所独具的“面对面”优势,我们将开放评刊功能,在吸纳对我们的批评与建议的同时,我们也期待能够与棋迷朋友有更多的互动,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为需要答疑解惑的朋友们做出尽量使您满意的答复。如果您有好的创意与文笔,也请不吝赐教与赐稿。
人间好技艺,中国好围棋。任何热爱围棋的人,都是围棋界息息相关的一份子。棋界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都需要我们投入思考,付诸努力。相信有您的关注与厚爱,弘通围棋会奉献出更优质的作品,与您共襄中国围棋的辉煌盛举。
感谢关注弘通围棋!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围棋的明天更美好!
弘通教育专稿:围棋经典谚语(5)
作者:何为
围棋经典谚语(5)
21.有眼杀无眼
当两块棋对杀的时候,因为公气归有眼一方,其结果是有眼一方因此而气长,将无眼一方杀掉。
22.大眼杀小眼
如果对杀双方的两块棋都有眼,则大眼一方对杀起来有利。因为对杀时大眼的内气就多,另外公气还归大眼一方。内气加公气俗称气长。
23.入腹争正面
当棋局的焦点转移到中原时,应首先抢占通往中央的道路,这样四通八达,不易受攻。同时要使对方不能畅通的进入中央,为攻击创造条件。
24.两处有情方可断
在切断对方的棋以后,可以对其两块进行有效地攻击时,就要切断它。反之切断之后,两块棋没有被攻的危险,切断的子就会成为负担,这样的切断不好。
25.三方无应莫存孤
当棋盘上没有自己棋子的策应时,千万不要留下不安定的孤棋。否则对方攻击起来就会占到很大的便宜,甚至吃掉孤棋。
微评
历史本周(2.26-3.4)
作者:何为
2014年,第15届农心杯三国擂台赛决胜局,时越执黑中盘胜朴廷桓。
2013年中国围棋包揽了所有的世界冠军,而且几乎都是新面孔,导致以成绩选队员的农心杯险些无法展开选拔。最终前两届擂台赛斩获7胜的檀啸拿到仅此一张的选拔名额,与时越、陈耀烨、周睿羊、范廷钰四位世界冠军一道组成中国队阵容。
中国队派出应氏杯冠军范廷钰出任先锋,先后战胜姚智腾、崔基勋、安斋伸彰。韩国队姜东润连胜范廷钰、河野临。陈耀烨第二个出场,连胜姜东润、结城聪、崔哲瀚。随后张栩胜陈耀烨,金志锡胜张栩,比赛再度演变为中韩对抗的格局。
决赛在上海举行,檀啸上场战胜金志锡,随后韩国主将朴廷桓连胜檀啸、周睿羊。最终中国队主将时越上场,击败朴廷桓,为中国队捧得冠军。从目前的记录来看,这是时越在农心杯上唯一的一次对局。
微评
雷军谈人工智能 中国有机会进入世界前列
作者:王新
对于当前全球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6日在北京表示,这是中国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科技革命,中国有机会在该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去年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引发热议;今年初,该程序化名“大师”(Master)在互联网围棋对弈平台上面对多位世界高手连续60场不败,再度令全球惊叹。
“人工智能离我们越来越近,它不再高高在上,很快会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正积极进军人工智能行业的雷军表示,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如同小孩学知识,能基于大数据反复训练自动掌握规则,“人工智能未来十年可能取代50%的人类工作,只多不少。”
对于这一科技“风口”,中国官方亦相当重视。“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人工智能有所计划,去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还出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在雷军看来,人工智能是摆在中国面前的时代机遇。他向记者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背后实际上是云服务和大数据,过去数年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积累的较好基础,未来很快会转化成人工智能方面优势。
此外,中国还具有技术人才优势。雷军称,目前全球各大互联网巨头的人工智能负责人中有不少是华人,加之中国对数学等基础教育十分重视,有助于未来培养更多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方面人才,“我们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有机会处于世界前列。”
不过雷军也提醒,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亦存在核心技术和元器件受制于人、政府大数据开放力度不够等问题。他建议官方早日从国家层面建立人工智能发展顶层设计与专项规划,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