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国粹,一门艺术,一种体育竞技,千百年来,围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日围棋擂台赛燃起的炽天热情,以及二十一世纪以来围棋作为体育竞技一面特征的加强,围棋本身和它在中华大地上的普及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人赖它谋生,更多的人将它作为一项娱乐。无论如何,围棋与生俱来的竞技与文化共生共存的美,是无人可以改变的。
从文化的角度上讲,存续精艺,传扬国粹,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竞技的角度上讲,统计数据,书写历史,更有传播推广上的必要。在这一点上,日韩同侪早已走在了我们的前边。中国大陆也曾有过围棋纸质媒体繁荣的黄金岁月,但随着电视与网络的冲击,多家专业报道围棋的报纸、杂志纷纷凋零。今天的中国早已进入网络时代,显然,时效性强、展示方式广泛的网络已经成为了围棋报道的第一平台。
目前,我们所常见的报道围棋的网络媒体,基本都依附于各大门户网站,且以时效新闻为主。作为独立报道围棋资讯,全面搜集围棋数据,整理棋谱,统计资料,做出深度评论的专业围棋网站,弘通围棋致力于为围棋爱好者服务,为热爱围棋的人士提供广泛扎实的资料支持,为围棋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因此,2012年9月,弘通围棋网站推出中国第一家围棋电子杂志,以每周一期的形式与棋迷朋友们见面。作为围棋界的开创,弘通围棋杂志兼具网络媒体时效性与杂志评论深度之长,更倚赖围棋数据网站的优势,将棋界最新的统计资料与大家共享。弘通围棋杂志设置每周赛事评论、每周一星、围甲视点等栏目,抓住棋界热点新闻,见证棋手们创造的精彩瞬间;设置每周胜局、胜率发布,弘通围棋等级分等栏目,公布棋手最准确的胜负记录,尽力弥补中国棋界数据缺憾的现状;设置深度剖析、围棋史家等栏目,将围棋发展的大脉络,棋手奋斗的壮丽历程挖掘出来,一一揭示。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请到职业棋手点评精彩对局,共赏绝妙好棋。
因为网络所独具的“面对面”优势,我们将开放评刊功能,在吸纳对我们的批评与建议的同时,我们也期待能够与棋迷朋友有更多的互动,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为需要答疑解惑的朋友们做出尽量使您满意的答复。如果您有好的创意与文笔,也请不吝赐教与赐稿。
人间好技艺,中国好围棋。任何热爱围棋的人,都是围棋界息息相关的一份子。棋界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都需要我们投入思考,付诸努力。相信有您的关注与厚爱,弘通围棋会奉献出更优质的作品,与您共襄中国围棋的辉煌盛举。
感谢关注弘通围棋!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围棋的明天更美好!
弘通教育专稿:图文解说围棋术语(7)
作者:何为
图文解说围棋术语(7)
扳
当棋盘上双方棋子并排紧挨在一起时,在对方的棋子的头上着子,就叫做扳。如图一中黑1扳,就是在双方棋子并排紧挨在一起,走在白△两子的头上,所以黑1为术语“扳”。
换一种说法扳也可以说成是棋盘上的双方棋子相互靠紧时,在原来的已方棋子的斜对角交叉点处下子,阻止对方的棋子向前继续长出的下法,如图二。图二中的黑1就处在斜对角的交叉点上,完全附合“扳”的条件。“扳”由于方向不同,有“内扳”、“外扳”、“上扳”、“下扳”之分。见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三中的白1扳即是内扳,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白1扳是向自己内部扳,有要包围黑子在自己内部意思,所以称之为内扳。
图四中的白1扳是外扳,从图上也可看出,白1是朝着宽广的地方,也就是外面扳头的。所以白1的扳叫外扳。图五中的白1扳是上扳,是因为白1扳在黑棋上面一子(黑○子)的头上,所以叫上扳。图六中的白1扳叫下扳,因为白1扳在了黑棋下面一子(黑△点)的头上,所以叫下扳。扳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用在阻止对方向前长,可以用在连接上,也可用在占地、分断对方上等等。
图一中的扳目的在于阻止对方前进。
图七中的扳就是用在白方两块孤棋的连接、过渡上。此后黑棋无论于A位扳,还是B位曲,都无法阻止白棋连接。因为黑于A位挡,白就在B位断吃黑于A位的一子,黑在B位曲,白就在A位简单地渡过了.图八中的扳就有占地的作用。白1扳是收官时常用的手段,X点就是所占地。图九中的就用于分断对方子力的连结,它在攻击中很重要。图中的黑1扳,使白棋的下面四子与上边二子无法连在一起了。从以上所讲,不难看出在对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扳这一手段。
挡
“挡”的意思也就是直接阻挡对方侵入自己的地域或防止对方棋子冲出包围时,用已方棋子紧靠住对方的棋子的行棋方法。
图一中的黑1就是为了阻挡白棋侵入自己边上地域的下法。挡的作用也就是含义中所说的那两点,一是阻止对方破自已的空。二是防止已方包围住的对方棋子冲出。如图二中的黑1挡,就是为了不让自己包围住的白五子冲出去。再如图三中的挡的作用就是阻止破空的意思了。图中的黑1挡是为防止白△一子继续侵入黑角上的地域。图四黑1挡也是这个意思。
术语“挡”是维护已方利益时常见的一种手段。初学者掌握之后,可在护空、吃棋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双
“双”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术语,就是由两个单关挨在一起,所以又叫双关。也可以说成是两个并列的关,在《适情录》中释为“行一路为关,倍而并之就曰双关”。
如图一中的黑1就是双。它与黑△三子形成了两个关也就是双关。双的作用大都在为防止对方分断自己棋时采用。如图二中的黑1双就是为了不让白△一子断开黑棋。还有一种可先手补断的双。如图三中的黑1先手“冲”,也形成了双的形状,先手补断。这时的这个黑1双基本上与“冲”兼用了。双的形状厚实、坚固、是常用的补断方式。俗语常说:“双关似铁壁”就是这个道理了。
当然在双的两种补断形式中,最好是图三的先手双补断。
微评
历史本周(1.8-1.14)
作者:何为
2003年的棋坛尽管依然是韩流引流,但群雄并起之势已然出现。当时中国棋坛相对而言悲声四起,面对曹李师徒,似乎无从下手,而后辈乏人似乎青黄不接。故而,当国内风头正劲的力战派王磊站到决赛舞台之时,期许极高,这种期许最终也给王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以致技术上也受到了影响,最终依然无力撼动50岁的曹薰铉。
这是曹薰铉夺得个人的第九个世界冠军,也是目前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世界冠军。同时,这也是王磊目前职业生涯中唯一的一次站到决赛舞台上。决赛落幕之时,媒体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国棋坛的这种临门一脚的无力,却不知整个棋坛的风向已经开始转变。从棋坛的走向来看,2003年正是最低谷。
微评
每周人物·周睿羊
作者:弘通围棋
每周之星 周睿羊
2002年入段、2004年二段、2006年三段、同年四段、2007年五段、2013年九段(首届百灵爱透杯冠军直升)
2002年:
第19届应氏杯世界青少年赛少年组冠军(决赛胜李竑霆)
2004年:
2005年:
第1届富士通杯U15少年赛冠军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3年:
微评
“阿法狗”般的古代围棋大神-范西屏
作者:付琪
千年围棋,发展到清末,在其母国却出现了衰败之象,清末笔记《清稗类钞》记:“自同、光以来,围棋已无国手,士大夫事此者亦鲜矣……而以日本盛行围棋,国人亦颇有好之者,然国手颇无所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因为当时的人们更加喜欢打麻将和扑克了。
清朝最后一个可以称之为“神”的围棋大师,应该是范西屏。“乾、嘉间,弈艺盛行,而以海宁范西屏世勋为巨擘”。当时有个黄某,以围棋下得好而驰名,他比范西
屏年长,范西屏当时还只是个小孩子,却已“名闻江左”。黄某不服气,与他对弈一局,很久胜负未分。黄某手中捏着一枚棋子,久久不肯落下,范西屏见他握子不 落,问:“先生难道是不想下了吗?”黄某突然色变道:“造孽啊,老天要你战胜我,我还有什么可争的!”然后“咯血而死”。
“尔后范名愈 盛,无与争者”。尤其是赫赫有名的大才子袁枚“称范为海内弈家第一”,更使他名震九州。只有他的同学施定庵可以跟他一较高下。扬州有个名叫胡肇麟的盐商,
极好下棋,“每对局,负一子,辄赆白金一两”。胡肇麟这人下棋有一股二杆子的气势,不是大胜就是大败,他特别喜欢跟范西屏下棋,那自然是只有大败而无大 胜,“每至数十百子,局竟则白金累累盈几案矣”。有一次眼看又要输,胡肇麟气不过,声称急病发作,暂时封棋,留范西屏在家中过夜,自己却开了后门跑去找施
定庵求教,因为施定庵这时在外地,所以胡肇麟“一日夜始返”。第二天早晨他得意洋洋地回来,说自己病已经好了,“出与范续弈”,按照施定庵教他的下了几 步,范西屏突然大笑起来,胡肇麟问他笑什么?范西屏说:“定庵人未至,弈先至也!”
上海当时以倪克让为“弈品居第一”,有个名叫富家禄 的“设局于豫园,招四方弈客以逐利”。范西屏也来观弈,“见一客将负,为指隙处”,这下可引起众怒,大家不认识他,骂他说:“这个棋局是有博彩性质的,哪
里容得旁人多嘴?你有本事你来下一盘!”范西屏说:“那好吧……不过我下棋没那么多讲究,你们可以尽情给对方支招,一起上都行,我无所谓的。”这一下豫园 里可热闹了,大家选了一个代表,跟范西屏对弈,然后一起给这位代表支招,下了没多一会儿,眼看代表就要输,众人全傻眼了,有人赶紧跑去搬救兵,把倪克让请
来,倪克让赶到,二话不说,直接把棋盘给搅了,指着范西屏对众人说:“你们有眼不识泰山,这位是范西屏先生,谁能胜得了他?!”
范西屏 这样的人,注定了死也要死在围棋上。《清稗类钞》上说,范西屏晚年在一个甓社湖旁边的寺庙里闲居,有一天他在甓社湖畔散步,见到一个担草的老汉在大树下休
息,范西屏一时技痒,便问老汉会不会下围棋,老汉说会啊,范西屏就跟他对弈,连续下了几盘,范西屏全输,他十分震惊,问老汉姓名,老汉笑笑说:“下棋嘛, 游戏而已,何必问什么出身。”然后担草而去。
这老汉很有点扫地僧的意思,范西屏却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输给这样一个人,不久竟吐血而死。
古 代笔记中记载的围棋大师们,最后似乎总要因为下输了吐血而死,相比之下,跟“阿法狗”对弈的几十位当今世界的围棋大师们,真的是好福气——古人有古人的想
不开,今人有今人的想的开。下棋,娱乐而已,不必争个要死要活,更不必因为人工智能的胜利,为人类的要死要活而杞人忧天,毕竟再厉害的人工智能,也经不起 “拔插头”这终极一招。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