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国粹,一门艺术,一种体育竞技,千百年来,围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日围棋擂台赛燃起的炽天热情,以及二十一世纪以来围棋作为体育竞技一面特征的加强,围棋本身和它在中华大地上的普及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人赖它谋生,更多的人将它作为一项娱乐。无论如何,围棋与生俱来的竞技与文化共生共存的美,是无人可以改变的。
从文化的角度上讲,存续精艺,传扬国粹,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竞技的角度上讲,统计数据,书写历史,更有传播推广上的必要。在这一点上,日韩同侪早已走在了我们的前边。中国大陆也曾有过围棋纸质媒体繁荣的黄金岁月,但随着电视与网络的冲击,多家专业报道围棋的报纸、杂志纷纷凋零。今天的中国早已进入网络时代,显然,时效性强、展示方式广泛的网络已经成为了围棋报道的第一平台。
目前,我们所常见的报道围棋的网络媒体,基本都依附于各大门户网站,且以时效新闻为主。作为独立报道围棋资讯,全面搜集围棋数据,整理棋谱,统计资料,做出深度评论的专业围棋网站,弘通围棋致力于为围棋爱好者服务,为热爱围棋的人士提供广泛扎实的资料支持,为围棋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因此,2012年9月,弘通围棋网站推出中国第一家围棋电子杂志,以每周一期的形式与棋迷朋友们见面。作为围棋界的开创,弘通围棋杂志兼具网络媒体时效性与杂志评论深度之长,更倚赖围棋数据网站的优势,将棋界最新的统计资料与大家共享。弘通围棋杂志设置每周赛事评论、每周一星、围甲视点等栏目,抓住棋界热点新闻,见证棋手们创造的精彩瞬间;设置每周胜局、胜率发布,弘通围棋等级分等栏目,公布棋手最准确的胜负记录,尽力弥补中国棋界数据缺憾的现状;设置深度剖析、围棋史家等栏目,将围棋发展的大脉络,棋手奋斗的壮丽历程挖掘出来,一一揭示。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请到职业棋手点评精彩对局,共赏绝妙好棋。
因为网络所独具的“面对面”优势,我们将开放评刊功能,在吸纳对我们的批评与建议的同时,我们也期待能够与棋迷朋友有更多的互动,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为需要答疑解惑的朋友们做出尽量使您满意的答复。如果您有好的创意与文笔,也请不吝赐教与赐稿。
人间好技艺,中国好围棋。任何热爱围棋的人,都是围棋界息息相关的一份子。棋界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都需要我们投入思考,付诸努力。相信有您的关注与厚爱,弘通围棋会奉献出更优质的作品,与您共襄中国围棋的辉煌盛举。
感谢关注弘通围棋!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围棋的明天更美好!
弘通教育专稿:围棋与象棋(下)
作者:何为
围棋与象棋(下)
其实。象棋同围祺一样,都集艺术,科学和游戏了身,是开发智力、修身养性的工具,原无厚薄之分,只是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造成某些偏见。今天,两种艺术如并蒂莲花盛开在中华文化之林,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以后再也无须为象棋、围棋一争高下了。
虽然象棋、围棋本质无高下之分。但它们之间的一些细微的差别还是应该承认的:
象棋的艺术性不如围棋。围棋被列为‘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之一,是有其原因的。中国的传统艺术重在审美,围棋和音乐、绘画、书法一祥能给人一种美感,无论是棋具还是棋势、棋理、棋境,都有一种不言之美韵于其中。而象棋临局交争时的战斗性和竞技性更强。一开局便是战火纷飞,你争我夺。你冲我杀,调兵遣将,或暗度陈仓,或背水一战,战火连绵,煞是雄壮,难免少了几分阴柔之美。
象棋和围棋的体制有所差别。我国古代围棋制度规定白先黑后,只有在让先时,被让棋者持黑棋先走。解放后《从1956年起)规定黑先白后。而象棋没有特别的规定。象棋的棋子有兵种之别。棋子分成红黑两组,每组各有16个棋子。每方由一帅(将)、二士、二相(象)、二车、二马、二炮、兵(卒)五个组成。棋盘是由九条竖线和十条演线组成的方形盘,中间有河界,两头各有“米”字形的禁区,叫“九宫”。
帅和士只准在双方各自的九宫内活动,棋子在棋盘上直线和横线的交又点上活动。象走“田”,只许在河界内活动,不得越过河界;马走“日”字,车只能直走,炮吃子时必须隔一下跳子,兵卒只许往前走,不许化后走。未过河前每次只许前进一格,过河后,每次可前进或横走一步。围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演变,棋盘变成了19×19道的方形盘,历代出现过11道、13道、15道和17道的围棋盘。有人说象供条条框框太多,而围棋无拘无束,十分活跃,驰骋自由。其实,这只是两者不同风格而己,无论下围棋还是下象棋,都有其制度的限制,而又都可到达如入无人之地的境界。
在我国古代,为了鼓励棋手提高棋艺。设有棋待诏的官职。从三国时代起的五百余年实行过围棋九品制,从唐代实行棋待诏的围棋官衔制直延续到明代。远在西汉,《汉书》记载赵人吾丘寿王在少年时擅长类似于六博象棋的格五棋而被任为翰林待诏。在南宋孝宗时的文献资料中记载了象棋特诏的1O人名单,这是正式的关于象棋待诏的明确记载。而且其中还包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子象棋手沈姑姑。在历史上,由于各朝代的皇帝爱好不同,对围棋、象棋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围棋和象棋以不同的程度发展着,出现了一大批围棋和象棋高手。也出现一系列有名的棋谱。如围棋棋谱《汉图十三势》(汉)、《吴图二十四》(三国)、《围棋势》(晋)、《棋经十三篇》(北宋)、《棋诀》(宋)、《适情录》(明末清初)等等;象棋棋谱有《象经》(北周武帝)、《象戏格》〔唐)、《事林广记》(南宋)、《橘中秘》〔明)、《梅花谱》(清)等等。这些棋谱。对干近代围棋和象棋的发展和棋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它们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
围棋和象棋同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发展和成熟的果实,同是在九洲大地上生根开花繁殖,为什么两者竟有如此多不同呢?仔细推究起来真今人深思。黄河、扬子江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梢神。这两条文化的河流又载负一切的文化支流。围棋、象棋的产生、发展伴随中华文化而来。它也将如黄河、扬子江一般伴随文化而奔腾前进,滚滚而去。
微评
历史本周(11.06-11.12)
作者:何为
2010年,还是中韩围棋战斗胶着的年份,也是中国各阶层棋手壮举层出不穷的年份,很难再看到那样的局面,似乎每一位中国棋手站到世界棋战的舞台上,都有极大的出彩可能性。平日在国内棋战中似乎看不到太好的成绩,但一站到国际棋战舞台上,尤其是在中韩对决的局面中,总令韩国棋手无所适从,出人意表得取得胜绩。
这一届LG杯八强战,当时国际战绩最佳的古力、常昊未能晋级,均被韩国棋手淘汰,似乎韩国棋手的机会大增,尤其是八强战中,除一台是孔杰对战胡耀宇外,另外三台都是中韩对战:王垚VS李昌镐,孟泰龄VS安祚永,朴文垚VS崔哲瀚。
相信拿到这样的对阵之后,韩方是比较乐观的。然而结局足以令整个棋界意外,最终中国棋手全部获胜,包揽四强。这是中国棋手第二次包揽世界大赛的四强,也是第一次包揽非国外举办赛事的四强。
六年过去,往事重提,这个记录恐怕已被淡忘。
微评
每周人物·方天丰
作者:弘通围棋
每周之星 方天丰 八段
2016年11月,第一届新奥杯世界围棋锦标赛连胜世界冠军古力九段和新锐舒一笑三段,以54岁的高龄打入世界大赛的16强。
方天丰,山西人,
早年经历
方天丰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学的棋。当时山西的环境相对较差,为了学棋,十二岁的方天丰和同样是十二岁的江铸久,两人硬是自己坐着火车去了河南,当他们来到体育馆的时候,着实把一群大人吓了一跳。现在许多孩子来北京学棋,都需要家长伴读,两相比较,更让人觉得当年两个山西小子的了得。
围棋之路
方天丰11岁学棋,12岁进体校,14岁进集训队。1982年定为四段,1989年升为八段。获1985年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1985年,方天丰从斜刺里杀出,在诸强环伺之中夺走了锦标,颠覆了聂马争雄的“定式”。当时正是中日围棋擂台赛刚刚诞生之时,但遗憾的是,身为新科个人赛冠车的方天丰却未能登上这一舞台。如果能够出战擂台赛,甚至取得相当的成绩,方天丰后来的人生道路恐怕就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回忆起当年,方天丰摇头慨叹:“那时候还是年轻,如果找领导多争取争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方天丰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淡出棋坛,于1989年走进北京科技大学的校门,后来又走上了大学的讲坛。1986年“翔远杯”围棋快棋赛冠军。进入1994年第6届棋王赛四强。
教学经
在清华,北大,北科大三校开设“围棋与中国文化”及“围棋初级弈理”两门选修,前八周讲围棋规则,主要面向大一新生中的围棋入门者,后八周以中国文化为主,讲课生动有趣,渊博多识,见解独特,分析深刻,深受学生喜爱。
他培养出了很多少年围棋选手,并且是国家较早一批的老八段,还与围棋界美女职业五段徐莹一起前往清华大学担任《围棋与文化》课程老师,方天丰受到了清华学子们的喜爱。2007年中国网络棋院正式聘请方天丰八段为围棋教练,为一直喜爱他的围棋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棋风特点
方天丰很执着,他之所以坚持下棋,是因为很多棋手的经历告诉他,一个棋手不能在30来岁看到苗头不对的时候,就掉头走掉。如果方天丰没有持之以恒地研究围棋,一心一意地下棋,他绝对不会取得35岁之后的成绩。滕泽秀行也是一个在围棋上不轻言放弃的人,事实上在围棋世界里有许多棋手都是在中年之后才登峰造极。方天丰认为,很多棋手期望着在年少的时候就能打出成绩,但如果是一名职业棋手,就要将下棋视为职业,就要看得长远一些。但棋这件事,不是光有执着就可以的,还需要才能。方天丰是自信的,他相信自己的才能,对自己的水平提高有信心,对自己的潜力也有信心。
方天丰认为,提高围棋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没有最直接的途径。不过经过许多前人总结,提高技术水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打谱。学习前人的布局、中盘、官子等成果,掌握理论知识、基本技巧。复盘。下完棋后找高人拆解,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逐渐改进。实战。积极参与实战,特别是正式比赛,锻炼实战水平。实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实战注意少而精,配合复盘,多思考,不必连续对局,也不要过多下快棋。
个人荣誉
获1985年中国围棋个人赛冠军
1986年“翔远杯”围棋快棋赛冠军
进入1994年第6届棋王赛四强
1982年定为四段,1989年升为八段。
2016年11月,第一届新奥杯世界围棋锦标赛连胜世界冠军古力九段和新锐舒一笑三段,以54岁的高龄打入世界大赛的16强。
微评
日版“阿尔法狗”将战赵治勋
作者:弘通围棋
据日本媒体透露,赵九段将在本月19日、20日、23日与在日本开发的人工智能(AI)DeepZenGo在东京展开三次公开的对弈。DeepZenGo是为了对抗战胜了李世石九段的阿尔法狗、由日本围棋软件开发商和东京大学研究组等从3月份开始聚首并绞劲脑汁后制作而成的。据悉,DeepZenGo像阿尔法狗一样运用了模仿人类大脑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强化学习)技术后其围棋实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开发组表示,“目前DeepZenGo已达到职业棋手的水平。”
开发组为了确认DeepZenGo的能力,促成了与拥有日本职业围棋历史最多冠军(74冠)纪录的赵九段之间的对弈。赵九段表示,“看了(DeepZenGo的)棋谱,感觉很强。”并称,“说实话已有点厌倦与人进行围棋对弈,现在能与电脑对战令人十分期待。”开发者之一的加藤英树自信地表示,“只要发挥好软件的长处的话获胜的可能性极大。”
被称为“日本围棋界的传说”的赵九段在6岁时赴日本并入木谷实九段门下学弈,11岁零9个月时入段,成为日本棋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入段棋手。目前他依旧是获日本棋战头衔次数最多的棋手。6月他登上了日本围棋界最高权威称号之一的“名誉名人”宝座。
三月在首尔举行的对弈中,阿尔法狗曾以4胜1负的成绩战胜了李世石九段。继李九段之后如果此番赵九段再次倒下的话,人工智能将加速称霸棋盘的进程。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