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国粹,一门艺术,一种体育竞技,千百年来,围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日围棋擂台赛燃起的炽天热情,以及二十一世纪以来围棋作为体育竞技一面特征的加强,围棋本身和它在中华大地上的普及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人赖它谋生,更多的人将它作为一项娱乐。无论如何,围棋与生俱来的竞技与文化共生共存的美,是无人可以改变的。
从文化的角度上讲,存续精艺,传扬国粹,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竞技的角度上讲,统计数据,书写历史,更有传播推广上的必要。在这一点上,日韩同侪早已走在了我们的前边。中国大陆也曾有过围棋纸质媒体繁荣的黄金岁月,但随着电视与网络的冲击,多家专业报道围棋的报纸、杂志纷纷凋零。今天的中国早已进入网络时代,显然,时效性强、展示方式广泛的网络已经成为了围棋报道的第一平台。
目前,我们所常见的报道围棋的网络媒体,基本都依附于各大门户网站,且以时效新闻为主。作为独立报道围棋资讯,全面搜集围棋数据,整理棋谱,统计资料,做出深度评论的专业围棋网站,弘通围棋致力于为围棋爱好者服务,为热爱围棋的人士提供广泛扎实的资料支持,为围棋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因此,2012年9月,弘通围棋网站推出中国第一家围棋电子杂志,以每周一期的形式与棋迷朋友们见面。作为围棋界的开创,弘通围棋杂志兼具网络媒体时效性与杂志评论深度之长,更倚赖围棋数据网站的优势,将棋界最新的统计资料与大家共享。弘通围棋杂志设置每周赛事评论、每周一星、围甲视点等栏目,抓住棋界热点新闻,见证棋手们创造的精彩瞬间;设置每周胜局、胜率发布,弘通围棋等级分等栏目,公布棋手最准确的胜负记录,尽力弥补中国棋界数据缺憾的现状;设置深度剖析、围棋史家等栏目,将围棋发展的大脉络,棋手奋斗的壮丽历程挖掘出来,一一揭示。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请到职业棋手点评精彩对局,共赏绝妙好棋。
因为网络所独具的“面对面”优势,我们将开放评刊功能,在吸纳对我们的批评与建议的同时,我们也期待能够与棋迷朋友有更多的互动,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为需要答疑解惑的朋友们做出尽量使您满意的答复。如果您有好的创意与文笔,也请不吝赐教与赐稿。
人间好技艺,中国好围棋。任何热爱围棋的人,都是围棋界息息相关的一份子。棋界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都需要我们投入思考,付诸努力。相信有您的关注与厚爱,弘通围棋会奉献出更优质的作品,与您共襄中国围棋的辉煌盛举。
感谢关注弘通围棋!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围棋的明天更美好!
弘通教育专稿:围棋经典谚语(3)
作者:何为
经典围棋谚语(3)
11.象眼尖穿忌两行
“象步”是汉子田字字形的棋形,中间的交叉点称为象眼。
“象眼尖穿忌两行”是说:如果对方走在象眼——俗称穿象眼,自己应远一路行棋,不要贴着对方象眼的那步棋走,贴着行棋一般情况下是恶手。
12.七死八活
在棋盘上二路排列的被对方包围的七个子,对方先动手时,自己就是死棋。如果长到八个子,就是活棋了。对方先动手也杀不死的棋,就是活棋。
13.矩形补断虎输飞
棋谚“矩形补断虎输飞”的意思是说:当我方棋型为曲尺形,且需要补断点时,一般情况下采用“飞”的补法比“虎”的补法好。
在对局中,攻击和防守是相互依存的。防守是如何补住己方的断点也是很有讲究的。遇到矩形补断,最好的方法是用“飞”,因为飞可不受对方刺的利用。
普通棋形的补断规律是:一、厚势宜粘。二、成形易飞。三、安定必虎。
14.凡尖无恶手,凡关无恶手
棋谚“凡尖无恶手,凡关无恶手”的意思是说:通常情况下,如果棋子要走向中央,尖和关(跳)均为可行的手段。“尖”比较坚实稳健,“关”出头快但要防挖断。
15.左右同形走中央
棋谚:“左右同形走中央”的意思是说:当双方或某一方左右的形状一样时,往往中间的对称点就是棋形的要点,也就是双方该走的要点。
微评
历史本周(2. 12-2.18)
作者:何为
2006年的第十届三星杯,巅峰时期的李昌镐被“神猪”罗洗河击败之后,谁也不会料到,自那以后,李昌镐便与世界冠军无缘,十多次的连亚记录,也是令棋迷心碎了。
这是江维杰第一次打入世界大赛的舞台,第一次与李昌镐交手,截止目前来看,这也是两人唯一的一次交锋。90后的江维杰,最终将陷入亚军怪圈的李昌镐继续打入迷阵,成为当时中国最为年轻的世界冠军,也是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90后棋手。
微评
每周人物·於之莹
作者:弘通围棋
於之莹 五段
2017年2月,第14届倡棋杯预选赛连胜寇政岩、马光子、赵中暄,小组出线。复赛第一轮,再胜名将刘星,顺利晋级。
2010年入段,2011年二段,2013年四段(黄龙士双登杯三国女子擂台赛六连胜直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4年9月,进入第5届苏州穹窿山兵圣杯世界女子围棋赛四强。
2015年:
2016年:
2016年国际智力运动联盟智力运动精英赛,力克韩国名将崔精,为中国队添一枚金牌。
2016年12月,第四届“中信置业杯”中国女子围甲联赛18连胜,助江苏队卫冕。
微评
棋友 |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品【【【【【【【【【【【【【【【【【【【【【5..............................................................................................................**941152+27*8-/-------8309.04.090.9940、、、、、、、、、、、、、、、、、、、、、、、、、、你好,弘通围棋#
|
改变围棋历史的五盘棋 柯洁一局或被严重低估
作者:白夜
如果评出到目前为止对围棋界影响最大的五盘棋,你觉得是什么?
日前,李喆在《围棋天地》上撰文“围棋AI发展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围棋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内容非常值得一读。在文中李喆提到他心目中迄今为止围棋史上最重要的三盘棋,分别是1933年吴清源与秀哉名人的“星三三天元”之局,1985年聂卫平与藤泽秀行的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决胜局,2016年李世石与AlphaGo的人机大战第四局。对此笔者深以为然,但综合考虑世界围棋的发展和趋势,再加上两局似乎更为全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从社会意义上讲,围棋史上最重要的五盘棋。
一、1933 世纪名局 吴清源VS秀哉名人
1933年,19岁的吴清源五段已经战绩辉煌煌,在读卖新闻社主办的“日本围棋选手权战”中获得优胜,取得与本因坊秀哉名人(名人-日本棋界旧称号,日本棋界领袖,当时世界围棋的九段)的对弈资格,轰动日本。
比赛之前,各新闻媒体均以“不败的名人对鬼才吴清源的对决”为标题大肆宣扬,弄得无数棋迷如醉如痴,心痒难熬。此时正值日本策划“满洲事件”,中日关系异常险恶。因此这盘棋始终笼罩着“中日对抗”的色彩。正是在这样重要的棋局之中,吴清源一反传统,前三手分別下在三三、星、天元的位置,正式掀起了围棋布局和理论革命的风潮。时至今日这盘棋还经常被拿来讲解,回味。
弈这局棋时,秀哉已经59岁,考虑到名人的健康,每周只在星期一对奕一次。由于当时并未采用封棋制,名人可以视情况暂停,这盘棋整整下了3个月才结束!据说秀哉取胜的关键一手是弟子前田陈尔在与师兄弟们集体研究时想出来的,吴清源的老师濑越宪作因为曾对此怀疑,引起轩然大波。
这局棋吴清源虽败犹胜,正是在这局棋之后,日本棋院才作出了“每局比赛必须当天结束”的規定。秀哉也在1938年宣布引退,并將“本因坊?头衔转给了日本棋院。近代以头衔挑战制为骨架的新闻棋战渐渐完善起来。
没有吴清源与秀哉的这盘棋,可能就没有现代围棋理论的快速发展,至少也会推迟很久,所以说这盘棋是人类围棋的“启蒙”,毫不为过。
二、1985 中日围棋擂台赛 聂卫平VS藤泽秀行
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决胜局
如果说吴清源的世纪名局是给所有棋手们的启蒙,那么中国围棋擂台赛上的聂卫平则是给全体中国人带来了一次围棋启蒙。
面对神一样的众多日本“超一流”高手,聂卫平完成了之前人们想都不敢想的神话。聂卫平的经历和当时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有着深深的共鸣,插过队,修理过地球,最青春的年华却在迷茫彷徨的环境里渡过,但是他没有放弃梦想。人生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时值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关键时期,聂卫平带给国人的鼓励和自豪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那种激动和振奋。“聂卫平”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更多的是青春热血和记忆,即使不会围棋也不妨碍人们对“棋圣”的崇拜。
三、1989 应氏杯决赛第4局 曹薰铉VS聂卫平
聂卫平让中国人认识了围棋,曹薰铉则把围棋告诉了所有韩国人。韩国围棋人口从最开始的只有寥寥数百人,到后来的四人中就有一个围棋爱好者,曹薰铉在其中无疑起到了巨大作用。
首届应氏杯决赛第四局是那次比赛的转折点,聂卫平在大优的局面下,被曹薰铉翻盘,最终的五番棋也被曹薰铉逆转取胜。曹薰铉如英雄一般回归,围棋也成为全韩国上下最大的热点。在那个年代,40万美元是一个能让人吓死的数字。
凯旋的曹薰铉
没有曹薰铉,没有那届应氏杯,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李昌镐、李世石,甚至现代的韩国围棋。
四、2016 梦百合杯决胜局 柯洁VS李世石
这盘棋是被很多人忽视掉的一局,但其实意义非凡。柯洁一胜之惊险,固然暴露出技术和心态上的不足,但强者运强,赢了就是赢了。这盘棋在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世界围棋正式完成了新老交替和韩中交替。而且从关注度上看,那盘棋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数据记录,在新浪的全景直播间就有超过150万人关注这场比赛,只是这些惊人的数据被后来人机大战的光芒掩盖住了。
但这盘棋更大的意义在于,如果当时李世石取胜的话,恐怕现在的世界棋坛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又会是另外一番情景了。如果李世石是以一个新世界冠军的强者姿态去面对AlphaGo,再被清脆击败的话……无法想象。
现在AlphaGo击败的毕竟只是当时的世界一流棋手,而不是最强的棋手,所以后来的故事才能顺理成章。
五、2016 人机大战第四局 李世石VS AlphaGo
这盘棋就不用过多叙述了,李世石的“神之一挖”,击中了AlphaGo的命门或者说“bug”。1比4和0比5,在大多数人看来虽然都是人类输了,但对科学家们眼里这两个数字却是天差地别。这也给了DeepMind团队继续研究围棋的理由和动力。
李世石的一胜给人类棋手带来了希望和信心,让人们从悲观的心绪中解脱出来,得以正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围棋和人类围棋自身。这是价值连城的一胜,李世石说“任何东西我都不会拿来交换”。
除了以上五盘棋,可能还有很多瞬间是值得在围棋发展史上浓墨重彩地画出的,比如少年李昌镐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比如常昊的应氏杯捧杯,比如古力李世石的四千年之战,比如井山裕太的七冠王,等等。
不过,我想2017年会有更加激动人心的棋局在等着我们。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