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旧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最新棋局
最佳棋局
棋局查询
棋手列表
棋手资料
赛事直播
职业赛事
业余赛事
统计
动态
评论
周刊
定式
布局
对弈
评论
评论总数:852 总页数:86
评论:《中国周刊》:三国博弈30年
阅读:374
回复:0
hunaner
2009-09-03 10:31
2009年5月4日,韩国棋院。一楼的围棋电视台演播厅正在直播
古力
VS韩国名将
赵汉乘
。一番激战,
古力
以总比分3比1豪夺首届BC信用卡杯冠军,这也是他第六个个人世界冠军。
谁也无法否认如今的
古力
是世界围棋第一人。在世界七大职业围棋大赛中,他保有五项世界冠军;另外两项世界冠军分别被韩国
崔哲瀚
九段(应氏杯)、
李世石
(三星杯)保持。最重要的是,
古力
的六个世界冠军中,一半以上是直接战胜韩国棋手晋级。
而在中国,围棋联赛的优越性也越发明显,成批的中国年青优秀旗手辈出,韩国围棋第一人
李世石
也放弃韩国联赛,加盟中国围甲。
在此前的三十年间,中国经历煎熬:1980年代,虽有
聂卫平
在中日擂台赛的辉煌连胜,但世界冠军多被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收入囊中;1990年代中期,韩国天才棋手
李昌镐
踩着中国两代棋手的肩膀,夺取了20多个世界冠军。
“疯狂”的
聂卫平
1984年8月27日中日棋界发起了一场会议,会议主题是商讨举办一个中日围棋比赛。日方提出以擂台作战,可以叫“中日超级围棋赛”。《新体育》杂志的郝克强则建议,中国人不理解“超级”的意思,既然是以打擂方式,就叫“中日围棋擂台赛”吧!
仅用一个上午,中日围棋擂台赛就酝酿而出。也许与会者不曾料到,这场竞赛日后改变了中国围棋,也改变了世界围棋的格局。
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双方各出8人,中方
马晓春
担当副将,32岁的
聂卫平
出任主将。日方派出的前五个选手都是围棋界的年轻人,只有
小林光一
、
加藤正夫
是超一流棋手,而主将
藤泽秀行
压阵则是象征性的。日本棋院放言:日方前五名即可结束比赛。中国棋协提出的目标:请出
小林光一
算及格,打败
小林光一
是胜利。很多中国围棋人士担忧:万一日方第一个出场的急先锋
依田纪基
给咱们剃一个光头怎么办?
一边倒的判断是基于中日双方实力的悬殊对比。刚经历“文革”的中国,很多棋手在过去十年间都无棋可下。1961年日本访华团带来了54岁棋手
伊藤友惠
,这个“伊藤老太太”在日本水平一般,在中国却连胜了8名一流棋手。
比赛开始后,
江铸久
的5连胜请出了
小林光一
出场。
小林光一
又六胜中国棋手,
中国队
只剩下主将
聂卫平
。
事后证明,这是一场改变中国围棋命运的比赛。
抱着氧气瓶上场的
聂卫平
爆冷执黑2目半枪挑
小林光一
。赛后,
小林光一
长时间抱头不语,也不肯出外与棋迷见面。他一直说:“我觉得自己的神经都错乱了。”
随后,
聂卫平
又执白4目半大胜
加藤正夫
九段,逼出了主将
藤泽秀行
。
最后的决战是在北京的首都体育场举行,疯狂的
聂卫平
以三目半的优势打败
藤泽秀行
,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以中国获胜告终,这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在围棋比赛中战胜日本。当时在场观战的3000多中国棋迷激动地起立,长时间鼓掌。
很多围棋圈的人回忆第一届中日擂台赛,都认为
聂卫平
的胜利来得偶然,但却是命中注定。这场比赛是
聂卫平
围棋人生的一个节点,也让中国围棋恐日的那层窗户纸捅破了。
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双方各出9人,日本人称,这是复仇的一届。第一届比赛输后,
小林光一
削发明志。
第二届比赛,又出现了日方尚有5人,中方仅剩老聂一人的局面。“光杆司令”
聂卫平
连胜4名日本高手,去日本和
大竹英雄
决战。决战日当天,中国万人空巷。邓小平一家人坐在一起等候比赛结果。最终,
聂卫平
赢了,邓小平说:“擂台赛打得好。”
自那后,“围棋热”席卷中国。《体坛周报》报道围棋的记者
谢锐
正在读大学,他回忆,每个宿舍都有围棋,没事大家就下几盘。逢有围棋比赛,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同学都要聚在一起看直播。时任《新体育》杂志主编的郝克强说:“
聂卫平
最大的贡献是让不少小孩子开始学棋,中国围棋人口成倍增加。”
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赛前,日方主将
加藤正夫
说:“要豁出棋士的生命和荣誉来参加这次比赛。”这届比赛,老聂又发挥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战胜主将
加藤正夫
,取得擂台赛三连胜。日本媒体评论:我们患上了恐聂症。
1988年,在中日擂台赛中11连胜的
聂卫平
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棋圣”称号。
虽然自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落败后,老聂慢慢走下神坛。但
聂卫平
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11连胜,成为中国现代围棋赶上日本的里程碑。
三国鼎立
1980年代,
聂卫平
的11连胜并不代表中国围棋已领先日本,围棋依旧是日本的天下。日本有六大超一流高手坐镇,日本的木谷道场盘踞着来自亚洲各地的学棋少年。
曹薰铉
,这个日后被称为“围棋皇帝”的韩国年轻人就在木谷道场求学。
“现在想想,当时韩国围棋已经在崛起了,只是因为中韩没有建交,所以我们没有机会和韩国选手比赛。”围棋八段
王元
说。
曹薰铉
被视为韩国围棋的崛起标志。他自小东渡日本学棋,服兵役回到了韩国。当时韩国围棋不强,他很快成为韩国国内第一人。
此时,台湾着名企业家应昌期先生看到
聂卫平
在中日擂台赛中所向披靡,正欲推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围棋大赛。酝酿时,被日本人抢了先手,1988年,日本富士通创办了首个世界大赛。第一届比赛,日本棋手
武宫正树
拿到冠军,
聂卫平
只获得第三。不过,后举办的应氏杯赛制被誉为围棋界的奥林匹克,它四年一次,冠军奖金40万美元。首届应氏杯中
聂卫平
和韩国的
曹薰铉
分别淘汰了诸多高手,进入决战。
在前三局比赛中,
聂卫平
2:1领先
曹薰铉
,最后四五局的比赛移师新加坡。在此之前,很多中国人不了解韩国围棋的实力,认为
聂卫平
必胜。但最终
曹薰铉
连扳2局,将首届应氏杯夺走。
一夜间,
曹薰铉
成为韩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他凯旋时,从机场到首尔的沿途挤满了欢呼的百姓。曹更是把40万美元全部捐献给了韩国棋院,用以培养新人。自此一战,
曹薰铉
进入世界大赛决赛如家常便饭,他凭借一己之力带领韩国围棋走上了世界的舞台,也让世界围棋进入中日韩三国鼎立的时代。
日后,
曹薰铉
还有一贡献。他培养了另一传奇棋手
李昌镐
。
李昌镐
独霸棋坛的十年正是韩国围棋鼎盛的十年。
独霸与煎熬
1990年代,中国围棋只能用两个字形容:煎熬。
在几次世界大赛,
聂卫平
功亏一篑拿到亚军,棋力已呈下滑趋势;
马晓春
在连夺两个世界冠军后,却遭遇了拔地崛起的韩国棋手
李昌镐
。1992年,16岁的
李昌镐
在第三届“东洋证券杯”决赛中以3:2战胜日本超一流巨星
林海峰
夺冠,创下了世界上最年少夺冠的纪录后,就接连在10年间夺得了20多个世界冠军。
从19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围棋的名字叫韩国。而自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中国围棋仅有
俞斌
在2000年获得一项LG杯世界冠军。
1970一代的棋手
常昊
、
罗洗河
虽偶尔能夺得一两次世界冠军,但都无法撼动
李昌镐
的独霸地位。十几年,
李昌镐
就像中国围棋的苦手,生生不息地和两代中国一流高手缠斗,从
马晓春
到
常昊
。“逢
李昌镐
不胜”像一道宿命捆在中国围棋的脑袋上,这也间接造成1970一代中国棋手的迷茫。
常昊
,这个一度在棋坛被称为神童的棋手,在
李昌镐
的压制下,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六连亚,气得有棋迷送他外号“常面面”。
此时的日本围棋状况也令人堪忧,六大超一流高手年事已高,年轻围棋选手始终顶不上来。
韩国围棋因一个天才少年的横空出世而在中日韩三国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很多专业棋手都感叹
李昌镐
是多年不出的怪胎:很多时候,对手的开局明明很好,中盘也不错,但到收尾时却能被
李昌镐
硬赢了回来。“这就像一场跑步比赛,
李昌镐
永远只赢你一个肩膀。”常在央视讲解围棋的职业棋手
王元
摇着脑袋说,“
马晓春
,
常昊
……他们都被
李昌镐
磨的,丧失了信心。”
第一个职业围棋联赛
如果没有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也许,中国棋手会一直被韩国人压制。
1999年,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诞生。当时足球职业联赛刚刚展开,中国棋院看到“职业化”给足球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也决意在围棋界掀起一场革命。
“当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的很好了,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私企。在1999年之前,有一些企业有意拿出一些资金赞助围棋比赛,但太少了。1999年,我们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尝试让围棋职业化。”时任中国棋院副院长的
王汝南
告诉记者。
现代意义的围棋职业联赛,即使是日本和韩国,也没有实行。
日本围棋是最早走入职业化的国度。早在幕府时期,日本就有了职业棋手,但日本一直没有职业围棋联赛,多是各类头衔战,名目繁多,奖金丰厚,一个职业棋手每年靠参加各种比赛就可以过上白领阶层的生活。
1980年代中期,中国曾想学日本尝试举办一些职业化比赛。《新体育》和《围棋》举办了 “新体育杯”,但棋迷数量少,报道力度差,没有太大效果,以至于没有举办几年就销声匿迹。以现在的角度回顾,当时的中国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效法日本职业模式与社会背景不相符。
用什么样的赛制?是以个人名义参赛还是打团体赛?第一届围甲联赛没有任何样本可参考。最终,经过三个月的研究,中国棋院决定以每年各省的团体赛为基础,然后参考意大利足球的主客场制。
在中国棋院征集各地方棋院意见时,大家对职业化的方向都很支持,但对钱还是流露出难处——这意味着投入要从每年一两万飙升到至少十多万。
第一届联赛开始前,中国棋院曾想过最坏的局面:如果有八支队伍能参加联赛,就启动;如果少于八支,就暂缓。第一年的围甲联赛,十支队伍参加。曾经围棋实力很强的浙江队,因种种原因退出联赛。
1999年第一届围甲联赛,江铃公司以160万元获得冠名权,后来他们连续冠名四年,总投入已高达1000多万元。第五届围甲联赛,“好猫”以1000万元获得总冠名,这笔钱开创了围甲联赛的新高,但第六届也就是2004年,围甲联赛“裸奔”。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王汝南
告诉《中国周刊》记者,这是围甲联赛十年来让他感到最难的一件事,“我急得不行了,后来甚至想,实在不行,用中国棋院剩下的一些储备金把联赛搞完。”后来,上海奥特莱公司临危救急,解决难题。
在度过了最初的困难后,中国的围甲联赛,却没有像足球联赛一样,陷入混乱和不堪,反而一步步走上正轨。
围甲各俱乐部的资金相对稳定,一方面源于赞助金额较小,一方面是赞助商多是围棋的死忠粉丝。
“这是围棋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如果你一旦迷上围棋,就很难罢手。它的粉丝黏合度高;另外,玩围棋的人素质都比较高,很多人现在是大老板,他们赞助围甲联赛纯凭热爱,只要不亏本就可以。”《体坛周报》的围棋记者
谢锐
说。
贵州“咳速停”围棋队的老板姜伟是典型。在贵州安顺,他的办公室永远摆着一排棋盘。每次贵州主场比赛,他都会招呼记者和棋手跟他下几盘,贵州安顺一些围棋高手,他招募旗下,陪他下棋;为了让贵州队实力更强,他不惜重金请来了韩国排名第一的高手
李世石
。
王汝南
感慨:“如果是一个不懂围棋的人赞助,过不了多久就会觉得围棋不热闹,不吸引人,然后不玩了;围甲联赛开展十年,80%的赞助商都是真正懂围棋的人。可以说,现在围甲联赛的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大于领导力量。”
“
古力
”倍出
围甲十年是中国围棋韬光养晦的十年。
赛制在改:允许引进外援,招来
李世石
、
李昌镐
等韩国顶尖高手,使围甲联赛成为全世界水平最高的围棋联赛;逐步完善转会制度,一切靠资本说话,行政干预减少。2009年来自山东的顶尖棋手
谢赫
以96万元人民币转会重庆,创造了围甲转会市场上
【伊藤友惠】:(转)伊藤友惠老太太
阅读:1652
回复:1
网友
2009-09-03 02:01
(转自我楚狂人博客)
伊藤友惠
老太太
——围棋史话之十五
张长霖
作为围棋的母国,我们的围棋曾经被日本落下多大差距?恐怕今天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我在写陈墓的陆曙轮先生的文章中曾经提到,北洋军阀时代
濑越宪作
曾经品评说,中国具有日本段位水平的棋手只有十位,其中包括了“南刘北过”。这句话是否有点过,不敢说。但是,1961年,有一位50多岁的
伊藤友惠
老太太,着实叫我们中国人汗颜了一把。
陈祖德
先生在他的自传《超越自我》中痛心疾首地记载下了
伊藤友惠
老太太1961年访华横扫我国名宿,豪取八连胜的过程。
陈祖德
称之为“国耻”。
我查了一下资料,日本女棋手
伊藤友惠
五段并非无名之辈。她在少女时代因为取得新手优胜,获得接受名人秀哉下指导棋的荣誉。查阅了有记载的
伊藤友惠
的57局对局谱,内容足有可观。他与日本几代一流选手都有对局,如
木谷实
、
坂田荣男
、
小林光一
、木谷礼子等。一直到1982年
伊藤友惠
还活跃在第一线,算来她应该超过70岁了;不过,她的段位仍然是五段。我这样一说,就可以知道
伊藤友惠
也是一个非凡的女性。
1961年,是日本围棋代表团第二次访华。由曾经担任过日本体育部副部长的日本
【伊藤友惠】:伊藤老太太
阅读:1555
回复:0
hunaner
2009-09-03 01:44
这就是著名的“伊藤老太太”,1961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就是她连胜了中国8名一流棋手。那时的中日围棋水平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好在通过“聂旋风”、通过中国几代棋手的不懈努力,目前的局面是中国围棋在三国鼎立的大势中已经开始略显优势。
中国围棋发展史上,应该记住的一个人物。
谁有那次比赛的棋谱?
评论:关于赛事和棋手信息整理的通告
阅读:523
回复:0
hoetom
2009-09-01 11:28
由于本站正在测试过程中,大量棋局正在上载,导致赛事和棋手信息比较混乱,我们正在加紧进行整理,不便之处敬请各位棋友谅解,同时也欢迎各位棋友对错误之处加以指正!
评论:围棋赛事中英文对照
阅读:1860
回复:0
zhanglih
2009-08-31 11:08
China-Japan Go Exchange 中日围棋交流赛
CMC Cup 中环摩根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Morgan Cup
Fujitsu Cup 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NEC Japan-China Super Go 中日围棋对抗赛
Nong Shim Spicy Noodles Cup 农心辛拉面杯三国擂台赛
Nongshim Cup
Tianyuan/Ch'eonweon Match 中韩天元对抗赛
World Oza Toyota & Denso Cup 丰田杯世界王座战
Agon Kiriyama Cup 日本阿含桐山杯快棋赛 (可简称为Agon)
Gosei 日本小棋圣战 (亦被译为日本碁圣战)
Hayago 日本快棋锦标赛 (亦被译为日本东京杯赛)
Hayago Meijin 日本快棋名人战
Honinbo 日本本因坊战
Igo 日本围棋联盟锦标赛
Insei 日本棋院院生赛
JAL 日本日航杯超级快棋赛
Judan 日本十段战
Kakusei 日本鹤圣战
Kirin 日本麒麟杯赛
Kisei 日本棋圣战
Meijin 日本名人战
NEC 日本NEC杯快棋赛
NEC Shun'ei 日本NEC杯俊英赛
NHK Cup 日本NHK杯快棋
【聂卫平】:徒弟的评价:他是个英雄
阅读:1605
回复:0
zhanglih
2009-08-30 07:16
■ 以下摘自《
常昊
自传》第三章《“天元” 棋盘上的一个点》之《聂马收徒》
聂卫平
老师和
马晓春
老师当时无疑是中国棋坛两大巨擘,中国棋院领导提出,聂马二位老师能不能更多地承担起直接带教我们的责任?两位老师应允了,而且经过双向选择,在1993年底,
聂卫平
老师负责我、
周鹤洋
、
王磊
和
刘菁
四人的训练。而
马晓春
老师分管
邵炜刚
和
罗洗河
两人。
众所周知,当时我们四个和聂老签订了一份被俗称为师徒协议的东西,做老师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学生在取得相应成绩并获得奖金时,按照一定比例上缴给老师作为酬劳,这一期限是五年。
那时很多人对“收费收徒”有争议,我不想对此过多评价,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93、94两年间我通过拜师聂老,在棋上学到很多东西,对棋的理解大大提高。当时中日擂台赛虽然进入尾声,但激战犹酣,日本超一流名将余威犹在,聂老也依旧征战在一线。以他当时的状态,对我们这些弟子来说,确实有很大帮助。
而且,当时聂老第二个孩子岁小,跟他住在一起。当时我们体会不到,现在自己身为父母了,才有深刻体会,在家里有孩子要照顾的情况下,自己还在一线征战,还要专门抽空在晚上教我们,生活与事业的负担相当大,
【常昊】:常昊自传节选:棋手情谊杯酒难忘
阅读:1643
回复:0
zhanglih
2009-08-30 07:13
棋手情谊杯酒难忘
■ 以下摘自第五章《一生的对手》之《莫道无知己》
2000年应氏杯决赛的记忆是晦涩的,但是在上海与
李昌镐
、依田的一次聚餐却很有意思,成为那届应氏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事件。
在应氏大厦附近有一条小街,有很多的餐饮店铺,看上去一家家门面都不大,但各有特色,生意兴隆,我们比赛之余基本上也是流连在这些店铺中解决膳食问题。那天刚下完一轮比赛,我和
李昌镐
一同走进一家小酒店,意外发现
日本队
也在那里,尤其看到了
依田纪基
的身影。依田比我和
李昌镐
大很多,但是为人豪爽,在棋盘前有霸气。而且他对晚辈挺照顾,很提携,是极好的前辈棋手。
于是我们在酒桌之间来回串,依田是酒场上的性情中人,
李昌镐
也是,愉快氛围中,惺惺相惜,不知不觉喝得特别多,后来看李英镐的传记,也说连他都没见过他哥哥喝那么多酒过。
当时的规则是这轮比赛后次日休息日才抽签决定次轮的对阵,所以大家也不知道谁会对上谁,喝酒聊天特别没顾虑。到后来,为人豪爽的依田倒是像被
李昌镐
带动在喝,几乎不停地举杯。而
李昌镐
痛饮之余,居然面不改色,一点没事。那晚我们喝的是白酒五粮液,依田最终酩酊大醉。
当时约好第二天休息
【常昊】:常昊自传节选:只为少绕路 无心插柳师投名门
阅读:1262
回复:0
zhanglih
2009-08-30 07:11
只为少绕路 无心插柳师投名门
■ 以下摘自第一章《石库门里的黑白》之《三十九级台阶》
当时邱指导(编者注:邱百瑞)在体育宫开办的少儿假期班远近闻名,分入门组(小班)和提高组(大班),每组一个星期都是三次课,入门组的课上一三五,提高组上二四六。
我母亲找到邱指导的时候,寒假班已经开了四五节课了,“要么你去你们南市区少年宫吧,那里也有训练班。”邱指导好心地建议,可我母亲考虑的是,体育宫是她上班必经之地,方便接送我,南市区少年宫虽然离家里近,但要拐一圈,反而不方便……其实她当时也根本不知道眼前是名师,但还是很快做出决定,就在体育宫学!
“那么,你最好还是夏天再带儿子来吧。”邱指导算是妥协了,继续和善地建议着……“啊,要等半年啊!”我母亲嘀咕着。
她悄无声息,也不放弃,跟在邱指导身后“爬”上
高高
的台阶,来到位于体育宫顶层的围棋班。那时正是下午3点半,刚好开始上课,我母亲一看上课的孩子正在下的棋,心里渐渐有底了:“那些小孩有的连叫吃也不会,至少我们
常昊
会下一点呢!”有了底就口气硬了:“我们
常昊
会下棋,肯定跟得上!”邱指导也好商量:“那就周五来吧!”
那天刚好是
【古力】:古力:我是来向李世石学习的
阅读:777
回复:0
zhanglih
2009-08-29 08:49
8月29日,一场围棋世界的“刀剑笑”将在湘西凤凰古城上演。对阵双方分别是中韩围棋第一人
古力
和
李世石
。此前这两人曾经数度交手,各自赢了9局,也输了9局。
古力
:“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让我有点紧张。毕竟这项比赛以前自己还没有机会参加。”昨日晚上8点左右,在鲜花的簇拥和4个美丽“宝贝”的迎接下,
古力
一行抵达了凤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见惯了大场面的
古力
和记者开起了玩笑,“请不要说什么世界第一之争,让我的压力很大,我就是来‘学习’的。”
迎战自己的老对手韩国
李世石
九段,
古力
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彼此都太熟悉,这种比赛比的是心态和意志力。而展望这场比赛,
古力
说:“
李世石
是我非常喜欢的对手,我时刻都很愿意和他进行比赛,至于胜负嘛,我个人认为还是五五开。”
虽然
李世石
是连续第二次参赛,但在上届比赛中他败给了
罗洗河
九段。如今又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韩国第一人是否还具备比赛状态呢?
古力
笑称:“我不会掉以轻心,他从来都是不按理出牌。”
而交战的另一方
李世石
一袭黑色西装,最后一个抵达赛场,“韩国一哥”
李世石
昨天却依旧保持了他习惯性的乖张。吃过晚饭他就钻进了房间。在主办方的要求下,
【井山裕太】:井山裕太保持三大循环圈最年少记录
阅读:1319
回复:0
zhanglih
2009-08-28 11:09
日刊围棋近日公布了晋级日本三大棋战循环圈的最年少记录,
井山裕太
多次上榜,目前在棋圣战、名人战、本因坊战循环圈均保持着最年少记录。除
井山裕太
外,上榜两次以上的仅有
张栩
一人。
在第33期名人战挑战赛
井山裕太
3比4不敌
张栩
,功亏一篑。随后第34期名人战循环圈
井山裕太
豪取8连胜,以不败战绩再度向
张栩
发起挑战,9月3日至4日,他与
张栩
名人的七番棋挑战赛首局将在札幌市进行。
晋级三大循环圈最年少记录
棋士 段位 棋战 年龄 生日
井山裕太
七段 32期棋圣战 17岁10个月 1989.5.24
井山裕太
七段 32期名人战 18岁5个月 1989.5.24
黄翊祖
四段 31期名人战 18岁6个月 1987.4.10
依田纪基
五段 10期名人战 18岁8个月 1976.2.11
井山裕太
八段 65期本因坊 20岁2个月 1989.5.24
山城宏
六段 4期名人战 20岁3个月 1968.8.12
张栩
六段 25期棋圣战 20岁3个月 1980.1.20
赵治勋
七段 2期名人战 2
共86页
第一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友情链接:
中国棋院
韩国棋院
日本棋院
台湾棋院
日本关西棋院
海峰棋院
野狐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