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旧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最新棋局
最佳棋局
棋局查询
棋手列表
棋手资料
赛事直播
职业赛事
业余赛事
统计
动态
评论
周刊
定式
布局
对弈
评论
评论总数:883 总页数:89
评论:2009年国际赛事冠亚军及奖金一览
阅读:366
回复:0
网友
2009-12-28 03:20
2009年国际赛事冠亚军及奖金一览
产生日期 赛事名称 冠军 比分 亚军 冠军奖金 亚军奖金
1月 8日 第 4届丰田杯
古力
2:0
朴文垚
3千万日元 1千万日元
1月17日 第10届阿含桐山杯中日对抗赛
古力
1:0
张栩
500万日元 200万日元
1月21日 第13届三星杯
李世石
2:0
孔杰
2亿韩元 5千万韩元
2月19日 第10届农心杯擂台赛 韩国 2亿韩元
2月25日 第13届LG杯
古力
2:0
李世石
2亿5千万韩元 8千万韩元
3月 9日 第 7届正官庄杯擂台赛 中国 7500万韩元 1500万韩元
4月23日 第 6届应氏杯
崔哲瀚
3:1
李昌镐
40万美元 10万美元
5月 4日 第 1届BC卡杯
古力
3:1
赵汉乘
评论:2009年中国棋战冠亚军及奖金一览
阅读:337
回复:0
网友
2009-12-28 03:06
和2008年
古力
一花独放相比,2009年的中国围棋界有多人染指桂冠。去年颗粒无收的
孔杰
和
陈耀烨
今年勇夺两冠和一冠,
孙腾宇
、
时越
、
江维杰
异军突起,
王垚
则夺得一冠一亚,而前两年表现抢眼的
胡耀宇
、
周睿羊
、
刘星
和
谢赫
则有没有保持好的态势。
赛事名称 冠军 比分 亚军 冠军奖金(人民币) 亚军奖金
第6届倡棋杯
王檄
2:0
王垚
40万 10万
第11届阿含桐山杯
孙腾宇
1:0
朴文垚
20万 8万
第14届NEC杯
古力
1:0
孔杰
20万 8万 第9届理光杯
王垚
1:0
周鹤洋
15万 6万
第23届天元战
陈耀烨
2:0
古力
10万+5万特别奖 5万 第5届威孚房开杯棋王争霸赛
孔杰
1:0
陈耀烨
10万 5万
第8届招商银行杯电视快
棋局:
第5届威孚房开杯决赛
评论:孔杰战胜陈耀烨获第5届威孚房开杯冠军
阅读:781
回复:0
hunaner
2009-12-27 11:47
第五届“威孚房开杯”中国围棋棋王争霸赛27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决出最后冠军。新科世界冠军
孔杰
执白中盘击败
陈耀烨
,第二次获得该项赛事的冠军。
在27日上午进行的半决赛中,
孔杰
和
陈耀烨
分别击败
古灵益
和
牛雨田
会师决赛。这两位棋手也是目前国内风头最劲的棋手,
孔杰
刚刚获得三星杯冠军,
陈耀烨
则两次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亚军,并击败
古力
获得天元。
决赛
陈耀烨
执黑先行。双方都狠捞实地,局势一度十分胶着,不过还是
孔杰
棋高一着,他将
陈耀烨
下方的黑空冲散,再加上
陈耀烨
在左边战斗中的损耗,
孔杰
局势大优,至214手,
陈耀烨
中盘认输。
一天内连胜
古灵益
和
陈耀烨
两名豹字辈佼佼者,显示出
孔杰
的功力,他当年出道时和
古力
齐名,但在大赛中的斩获却远远不及
古力
,今年的爆发似乎可以看作这位虎字辈棋手重新崛起的开端。
孔杰
拿到冠军的同时还获得10万元奖金,这是
孔杰
第二次获得该赛事冠军,此前他曾在第二届夺冠。此外,
聂卫平
、
胡耀宇
、
周睿羊
分别获得第一、三、四届冠军。
评论:日本围棋争棋故事(1)
阅读:454
回复:0
网友
2009-12-25 11:55
算砂和
道硕
第一代
本因坊算砂
的大名世人皆知,即使不关心围棋史事之人士亦无不知晓。算砂是京都寂光寺僧人,法名“日海”。当时幕府将军织田信长对其棋艺极为赏识器重。历经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代诸侯称霸时期,算砂一直继续不断为日本围棋的发展贡献着力量。三代诸侯将军个性不同,政见分歧,但对算砂却一致推崇信任。这固然由于算砂棋艺高超,而他高尚的人品更令人敬佩。
德川家康建都江户(今东京),实施对文化和围棋事业的保护奖励政策,任命算砂主持相当于当时政府担当厅长官的“名人棋所”职位,这自在情理之中。
在日本不少潜心研究围棋史事的人,竟然对井上家始祖
中村
道硕
的事迹漠然不知,这或许是被算砂的伟大形象所掩盖,一时鲜为人知。但
道硕
在围棋界初创时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后人是不应忘记的。
如果说算砂是开荒植树的奠基人,那么施肥浇水、防风避雨、苦心经营直至培养成材的人,就非
道硕
莫属了。在奠基创业的关键时刻,天赐像
道硕
这样难能可贵的人材,实为日本围棋界的幸事。
元和 9年(1623年),算砂深知自己天年将尽,把高徒
道硕
叫到病榻前,亲手将“名人棋所”的任命书传授给他。对此无一人表示反对,这是一场感人肺腑的禅让壮举,也说明了
道硕
的确是一位品艺出众的杰出人物。
道硕
的棋艺究竟有多高呢?当时唯一能与其导师算砂相抗争的
鹿盐利玄
,后来被
道硕
击败了。高川名誉本因坊曾认真详细地研究了当时的棋谱,事后明确指出:“与算砂相比,
道硕
的棋艺显然占上风;利玄与
道硕
的对局盘盘均有记录,而算砂与
道硕
的对局却一盘都没有,可能由于当时胜负多偏向一边,
道硕
碍于师道尊严,有意识地不把棋谱记录下来。”
道硕
继承算砂执掌“名人棋所”,但由于本人并非本因坊家继承人,只好以另一师家身份独立撑持局面,而本因坊家的后嗣则是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名叫杉村
算悦
。
算砂临终时嘱咐
道硕
:“作为棋所的掌门人,希望你在完成本职任务外,务必费心严格教导
算悦
,如果他能成器上进,可立为二世本因坊,如果愚钝无能不堪造就,随便怎么处理都行。”
由其言行充分表明,算砂身受政府破格优待,其职权之大本可随心所欲,但他从未把棋界视为个人私物。相反,却把棋所大权无私地传给不同派系的门生
道硕
执掌,而对本因坊后嗣
算悦
要求极严,如不成器决不让其继承,不管本因坊家结局如何均在所不惜。总之,由于算砂逝世,本因坊家一时衰落了。
天幸
算悦
才能出众,在
道硕
的教育训练下,棋艺进步神速。算砂逝世后的第七个年头--宽永七年,
算悦
升到七段高位,并得到幕府恩准,荣获本因坊掌门人资格,使本因坊家的势力得以复兴,后继有人。
道硕
终于完成师命,了却一生心愿,于同年病逝,终年48岁。
棋所何归?
道硕
过世后,棋所职位成了空缺。大概是由于未发现适当的接班人,
道硕
没有指定由谁来继承。围绕着这个空职,棋界风波四起。
宽永年间,时处第三代幕府将军家光的盛世时代,行政机构健全,设立了重视保护文物的制度。遗憾的是,惟独棋界尚缺名人棋所职位。幕府组织起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棋手,共同商讨棋所归属问题。
“棋所将由谁来继承呢?”幕府官员在召集安井
算哲
、二世本因坊
算悦
、二世井上因硕、二世
林门入
等人聚会时,简要说明了此事后问道:“由谁担此重任呢?”这时,安井
算哲
挺身而出。据《传言录》记载,安井答道:“我现在年事已高,棋艺虽无可大成,但长期以来对棋界作出过贡献,希望能把棋所职位赐给我。”
凭着自己年长,棋艺随不可能有所大成,企望官府看在多年来所作的贡献,
算哲
毛遂自荐是说得过去的。
算哲
要比
算悦
、因硕、门入等人大二十多岁,而且他还是八段,这在当时是最高段位。
不料官员却说道:“这次讨论棋所问题,遵照旨意这需要最强者担任。你刚才说棋艺无可大成,我们不会把棋所授给那样的人。”
真是鸡蛋里挑骨头,很是恶意的说法!为什么会引起这位官员的反感呢?也许
算哲
的人缘不太好,或是他这种自大的形象触犯了这位官员的尊严。
算哲
落选,而门入又太年轻,棋所职位候选人只剩下
算悦
和因硕两人。官员对因硕说道:“你同
算悦
下一次"争棋"如何?”
因硕答道:“
算悦
君是吾师
道硕
的弟子,他同我情同手足。我觉得和他竞争违反了做人之理。”
他俩从小在
道硕
门下学艺,没有要下争棋决雌雄的想法,自然能够得到谅解。就这样,棋所职位问题不了了之。
争棋
算哲
是位不服输的人。
道硕
在世时,
算哲
不惧失败,曾在短短几年中与
道硕
交战 120回合,结果多输了40盘棋。虽然败多胜少,可他连续不断的挑战使
道硕
苦笑不得:“棋赢了,命却被
算哲
夺了去!”
如此自负的
算哲
,在棋所讨论时自荐受挫而当众出丑,此仇必然刻骨铭心。自己不能如愿以偿,他把希望寄托在门徒二世
安井算知
身上。
算知于元和 3年出生在京都,他比棋所第一候补本因坊
算悦
年少6 岁。不知何故,算知深得家康之谋士南光坊天海的宠爱。11岁时,算知通过南光坊的推荐,见了家光将军。得以参见将军的人,意味着承认了他的幕臣地位。可以说,算知小小年纪就已自成一家了。据说他同时也受到大名(日本古代官名)松平肥后守的厚爱,不但常常邀他居住府上,还给他很多生活费用。可以想象,算知是一名聪明异常的神童。
算知身后有强大的靠山,开始了夺取名人棋所的活动。为了坐上名人宝座,就必须设法在同
算悦
的争棋比赛中获胜。
算知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先借慈元大师的嗜好之名,在太田备中守的公馆向
算悦
挑战。当时的备中守是管理围棋和将棋(日本象棋)的负责人。这盘棋算知被让先,结果
算悦
获胜。算知虽然输了,但却能让人感觉到他充分的自信。局后算知对备中守提出了请求:“请允许我同
算悦
先生下正式的争棋决胜负。”
这对管理机构来说当然是件好事。因为棋所职位总要有人来补缺。
算悦
和算知是当时棋界双璧,他们中的决胜者来担任棋所职位,就不会有人再发牢骚了。
备中守将他俩传来,声明要他们进行争棋角逐。比赛条件是“对子棋,六盘决胜负。”
算悦
听说后,脸上露出蔑视的笑意。
“我斗胆直言吧,我
算悦
接受争棋挑战,但不能接受对子棋的比赛形式。”
“为什么呢?”
“记得上次对阵,我让先击败了算知君,我认为应把这盘棋计算在争棋中。”
此话半是理由,半是讥讽。
算悦
并非过着无所事事的清闲日子,他每刻都在观察算知夺取棋所的动向,等待着决斗之日。他清楚对方有强硬的后台,不可能答应自己的要求,但作为本因坊的掌门人,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个痛快!
果然,
算悦
的申诉遭到驳回。备中守大声训斥
算悦
道:“算知的棋力今非昔比,遵照旨意应当对子棋争胜负,胜多者授予“棋所”称号,不得有误。”
总之,在当时只要搬出“旨意”这种方便武器,事情立刻就会得到解决。
算悦
和随从知为了争夺棋所宝座,终于展开了围棋史上第一次悲壮的殊死搏斗。
时值正保 2年(1645年),
算悦
34岁,算知28岁。
平分秋色
这次争棋,把正保 2年的御城棋(供将军观赏的对局)作为第一局,此后每年的御城棋都作为比赛对局,因此进程非常缓慢。其结果如下:(加“△”者执黑)
第一局 正保 2年10月16日 于御城
△
安井算知
中盘胜 本因坊
算悦
第二局 正保 3年11月 2日 于御城
△ 本因坊
算悦
9 目胜
安井算知
第三局 正保 4年月日不详 于御城
△
安井算知
6 目胜 本因坊
算悦
第四局 庆安元年月日不详 于御城
△ 本因坊
算悦
11目胜
安井算知
第五局 庆安 2年 2月17日 于御城
△
安井算知
11目胜 本因坊
算悦
第六局 承应 2年10月17日 于御城
△ 本因坊
算悦
中盘胜
安井算知
双方各执黑获胜,三胜三败而难分高下。
前 5局每年都对局,但第六局却间隔了庆安 3、4 年和承应元年,三年之后才下。历时九年弈完六局而平分秋色。由于将军家光去世,并发生了《庆安太平记》所记载的由井正雪之乱,社会动荡不安造成其间三年未弈的空白时间。
当时御城棋制度还未确立。从对局日程安排可以看出,就连固定比赛日期都没有规定。在
算悦
同算知争棋后历时11年,即宽文 4年底,御城棋作为传统活动终于被确定下来。享保元年(1716年),第八代将军吉宗提议把御城棋的日期定于11月17日。当时弈棋之士稀少,御城棋不是很重要的活动,因而对于官府来说,有无棋所并非什么大事情。
算知终成“名人棋所”
本因坊
算悦
和
安井算知
的争棋最后以三比三战成平局,未分高低。
历时九年才对弈六盘棋,这种极为缓慢的赛程安排以及没有再进行加赛,说明幕府对决定“名人棋所”一事是否有诚意值得怀疑。棋所存在固然很好,即便没有也并非什么坏事。幕府当时对棋所的态度大致如此。这次争棋之后,御城棋停弈了。棋手的人数和少,棋界势力微乎其微。
争棋五年后的万治元年(1658年),
算悦
47岁时谢世。继承人
道悦
成为三世本因坊。
嗣后四年即宽文 2年,围棋和将棋作为寺院支配下的活动被正式确定了。宽文 4年,御城棋又重新作为传统活动开展起来,棋界呈现繁荣景象。
宽文 8年,幕府出人意料地任命
安井算知
为“名人棋所”。事情的经过据《坐隐谈丛》中叙述道:
“
算悦
刚死,算知认为机不可失,他向平素宠爱他的松平为首的权贵们哭诉请求,终于在宽文 8年10月18日得到名人棋所职位。”
这是充满恶意的说法。天敌身亡而幸灾乐祸,并向当权者哭诉着要求棋所....,真有其事吗?
算知同
算悦
堂堂正正地决斗,未分雌雄
算悦
就死去了。算知理所当然成为第一国手,即使马上推举他为棋所也不过分。那么,为什么算知通过松平肥后守等当权者的推荐,还要在
算悦
死后十年的漫长岁月之后才获得棋所呢?
1、宽文 2年,棋界变成寺院支配下的组织。
2、宽文 4年之后,御城棋成为每年传统活动。
3、仅在举行御城棋赛前两天,即宽文 8年10月18日算知被任命为棋所。
根据以上三点进行推理,算知的任职是由于幕府的某种关系。
棋界的直属上级机关不稳定时,棋所是无关紧要的。然而随着确立了寺院管辖的制度后,在棋界日益活跃之时,棋所的空缺会给某些活动带来不便之处。
例如,举办御城棋赛时,如果单靠寺院长官全部张罗就嫌过于费事了。有了棋所,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万事具备。
那么,由谁来担任呢?从威望和实力来说,无人能及算知。不向权贵们“哀求”,棋所地位也自然非他莫属。
安井算知
继初代
本因坊算砂
、井上家一世
中村
道硕
之后,成为第三代名人棋所。这时他已经51岁了。
不惧流放异乡
三世
本因坊
道悦
听说算知被封为棋所,大吃一惊。
道悦
原名丹羽氏,传说他是伊势松阪或石见国人士,生于宽永13年(1636年)。
道悦
当年32岁,正值棋艺炉火纯青之时。虽然从未与算知交过手,但与其对手的对局条件和算知是相同的,自认为是棋所的当然候选人。他做梦也没想到,棋所事宜不跟他商量就作出了决<
评论:日本围棋四家当主一览表
阅读:423
回复:0
hunaner
2009-12-25 11:33
(表中#表示为嗣子)
本因坊家:
1 算砂 (名人.1559年-1623年)
2
算悦
(七段.1611年-1658年)
3
道悦
(八段.1636年-1727年)
4
道策
(名人.1645年-1702年)
#
道的
(七段.1669年-1690年)
# 策元 (七段.1675年-1699年)
5 道知 (名人.1690年-1727年)
6 知伯 (六段.1710年-1733年)
7 秀伯 (六段.1716年-1741年)
8 伯元 (六段.1726年-1754年)
9 察元 (名人.1733年-1788年)
10 烈元 (八段.1750年-1808年)
11 元丈 (八段.1775年-1832年)
# 智策 (五段.1786年-1812年)
12 丈和 (名人.1787年-1847年)
13 丈策 (七段.1803年-1847年)
14 秀果 (八段.1820年-1873年)
# 秀策 (七段.1829年-1862年)
15 秀悦 (六段.1852年-1890年)
16 秀元 (四段.1854年-1917年)
17 秀荣 (七段.1852年-1907年)
18 秀甫 (八段.1838年-1886年)
19 秀荣 (名
棋局:
第8届正官庄杯三国擂台赛第七局
评论:梅泽严重失误 曹又尹神奇逆转
阅读:716
回复:0
网友
2009-12-22 10:02
第8届正官庄杯世界女子围棋团体锦标赛于12月22日在韩国棋院进行的第7局比赛中,
曹又尹
执黑中盘战胜日本美女梅泽由香里取得两连胜,这也是
中国队
在本次赛事的第五场胜利。
本场对局
曹又尹
执黑在序盘阶段调子很好,局面相对主动一些。但进入中盘后,
曹又尹
选择补活大龙显得过于保守,结果梅泽由香里果然抓住机会在下边走出强手。
一场乱战过后,白棋吃掉黑棋右边的两子棋筋后,梅泽由香里掌握了主动权。此时
曹又尹
的实地明显不足,只能寄希望于杀大龙。但想歼灭白棋大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梅泽由香里弃掉5子的小尾巴轻松处理好大龙。
进入官子阶段,梅泽由香里小胜的局面无法动摇。但可能计算有误,梅泽由香里此后下出败招,在右上收官时为了贪小便宜竟然将自己的棋走成了打劫活。结果
曹又尹
的劫材明显有力,最终白棋劫尽而亡中盘认输。
棋局:
第22届中国名人战挑战赛五番棋第二局
评论:中国名人战古力先捞后洗扳平比分
阅读:748
回复:0
hunaner
2009-12-22 05:09
12月22日,第22届永城杯中国名人战挑战赛五番棋第二局在北京风云俱乐部战罢,
古力
九段执黑中盘击败
古灵益
五段,将总比分扳成1比1,双方战绩改为
古力
6胜4负。五番棋后三局1月5-8日在河南永城进行。
本届名人战
古灵益
在本选赛击败
赵守洵
、
黄晨
,本赛连胜
周鹤洋
、
王磊
、
王雷
、
尹航
,8月在西藏林芝2比0零封
刘星
夺得挑战权。挑战赛首局11月26日进行,
古灵益
屠龙胜出,在12月19日结束的围甲最后一轮中,
古力
和
古灵益
分别在快棋赛不敌
孔杰
、
陶忻
。
是役,
古力
连续托进白两个小飞角,然后黑61跳,采用“先捞后洗”战略。
古灵益
右下扭断还以颜色。
古力
黑71在二路长,白看轻中腹三子,取得角空。
古灵益
占据右边两角后,压迫黑左边孤棋,从而经营中腹模样。
古力
则颇为“老实”地在边路补活,局后他反思白92后,黑不妨先落子中腹,寻求突围。
白110、114、124在中腹“跑马圈地”,
古力
则不慌不忙在边路收官,随后153靠下破空,并从下方挺进中原,将白中腹压缩了一番。棋局进入官子阶段局面细微,双方不停长考。
古灵益
最终下定决心,黑232点在上方一路点造劫,但
古力
劫材有利,通过转换将下方四子斩
【孔杰】:孔杰夺冠
阅读:1553
回复:0
zhanglih
2009-12-18 03:38
2:0战胜
邱峻
,
孔杰
获得第14届三星杯冠军。对于夺冠,
孔杰
并没有想象的特别激动,神色不变。他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但还是有些激动,赛前其实我很紧张,夺得世界冠军是我从小学棋就有的梦想。”回顾刚刚结束的那盘棋,
孔杰
说:“很满意,可以说是完胜。”
从十年前在春兰杯赛中打败
李昌镐
、
曹薰铉
的“春兰少年”到夺得09年世界围棋大赛最后一冠,
孔杰
走了整整十年。首次参加春兰杯赛,他即连胜
赵善津
九段、
崔明勋
九段和
曹薰铉
九段,打进四强,最后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战胜日本老虎
依田纪基
九段,获得第3。翌年在春兰杯第二轮比赛中将如日中天的
李昌镐
九段淘汰出局,博得“春兰少年”之名,但十年来却一直沉沉浮浮,等级分长期高居第二,却总是不见开花结果。
“其实我早该出成绩了,现在才拿世界冠军有点儿晚,好在还是拿到了。”
孔杰
笑道。今年27岁的
孔杰
曾是“国少三剑客”之一,
古力
还在06年时即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已六冠在手。比
孔杰
小1岁的
李世石
更是拿到了10个世界冠军。比
孔杰
小7岁的围甲中信北京队队友
陈耀烨
九段分别于06年、07年获得LG杯、亚洲电视快棋赛亚军,晋升为九段。一度网上传出“
孔杰
应将围甲主将的位
棋局:
第14届三星保险杯决赛三番棋第二局
评论:围棋史上一百冠
阅读:805
回复:0
zhanglih
2009-12-18 03:29
本局比赛是第14届三星杯决赛三番棋的第二局。
孔杰
执黑先行,序盘阶段便抢下四角实空,白棋
邱峻
则获得外势。黑45凶狠一“断”,中盘战斗一触即发。此后双方强手频发,在中腹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战斗,黑棋通过牵制右方未净活的白棋占据局面主动,期间还“拔”了朵花,作战成功。进入中后盘,
邱峻
奋起反击,左边一度经营得相当可观,关键时刻,
孔杰
稳扎稳打,方法简明得当,从93到99中腹穿出,双方差距越发明显。至第157手将白棋中央几子断下,
邱峻
回天乏术投子。
至此本届三星杯赛全部结束,
孔杰
以2比0胜出,成为继
马晓春
、
俞斌
、
常昊
、
罗洗河
和
古力
之后第六位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棋手,同时也是世界围棋史上的第100个大赛冠军。
评论:韩国棋手英文名字的不同译法
阅读:9203
回复:25
网友
2009-12-15 09:50
An:
An Cho-yeong = Ahn Choyoung, Ahn Choyung, Ahn Joyoung, An Joyeong
An Kwan-uk = An Kwanook, An Gwan-uk
An Tal-hun = Ahn Dalhoon, An Dalhun
An Yeong-kil = An Yungkil, An Younggil
An Kyong-Bok? = An Kiong-Bok, An Kyeung-Bok
Ch'a:
Ch'a Min-su = Cha Minsoo (= Jimmy Cha)
Ch'a Su-kweon = Cha Soogwon, Cha Sugweon
Ch'eon:
Ch'eon P'ung-cho = Chun Poongjo, Chun Poongjho, Chon Poongcho, Cheon Pungjo
Ch'oe (Choi):
Ch'oe Ch'ang-weon = Choi Changwon
Ch'oe Ch'eol-han = Choi Cheolhan
Ch'oe Kyu-pyeong = Choi Kyubyung, Choi Kyubyeong, Choi Gyubyung, Choe Gyubyeong
Ch'oe Min-sik = Choi Minsik, Choi Minshik
Ch'oe Mun-yeong = Choi Moonyong, Choi Munyong
Ch'oe Myeong-hun = Choi Myunghoon, Choi Myounghoon, Choy Myunghoon, Choi Myeonghoon, Choi Myeonghun, *Choi Myeonhun, *Choi Mingkung
Chang:
Chang Chu-chu = Kang Jugu (= Chinese Jiang Zhujiu = "Jujo")
Chang Myeong-han = Jang Myeonghan
Chang Su-yeong = Jang Suyoung, Jang Sooyoung, Chang Sooyoung, Jang Sooyong, Jang Suyeong
Chang Tu-chin = Jang Doojin, Chang Dujin, Jang Dujin
Cheon:
Cheon Seu Wien = Cheon Suwien,
Chen
Shien (= Taiwanese
Chen
Shiyuan)
Cheon Yeong-seon = Jeon Yeongseon, Jun Youngsun, Jeon Youngseon, Jeon Youngsun, *Jong Hyungsan
Cheong:
Cheong Hyeon-san = Jung Hyunsan, Chung Hyunsan, Jeong Hyeonsan
Cheong Su-hyeon = Jeong Soohyun, Jeong Suhyeon, Jong Soohyun, Chung Soohyun, *Jang Soohyun, *Seong Suhyeon
Cheong Tae-sang = Jong Daesang, Jung Daesang, Chung Taesang, Chung Daesang, *Chung Taesan
Cheong Tong-sik = Jung Dongsik
Cheong Sewon? = Jeong seawon, jung sewon, jong sewon
Cho:
Cho Ch'i-hun = Cho Chihoon (= Japanese Cho Chikun)
Cho Han-seung = Cho Hansung
Cho Hun-hyeon = Cho Hunhyun, Cho Hoonhyun
Cho Hye-yeon = *Cho Haeryun, *Cho Hyeon
Cho Nam-ch'eol = Cho Namchul, Cho Namcheol
Cho Sang-yeon = Japanese Cho Shoen
Cho Seon-chin = Japanaese Cho Sonjin
Cho Tae-hyeon = Cho Daehyun
Cho Yeong-suk = Cho Young-sook
Chu:
Chu Hyeong-uk = Chou Hyeongwuk, *Cho Hyeongwuk, Ju Hyunuk
Ha:
Ha Ch'an-seok = Ha Chanseok, Ha Chansuk, *Ha Janseok
Ha Ho-cheong = Ha Hojung, Ha Hojeong, *Ha Hyojong
Ha Yeong-il = Japanese Ha Yon-iru
Han:
Han Ch'eol-kyun = Han Chulgyoon, Han Cheolgyun, Han Chulkyun
Han Chong-chin = Han Jongjin, Han Chongjin
Han Hae-weon = *Han H'ye-won
Han Sanghoon= Han Sanghun
Heo:
Heo Chang-heui = Ho Changhee, Heo Janghwi, Huh Janghoi
Hong:
Hong Chang-sik = Hong Jangsik, Hong Jangshik
Hong Chong-hyeon = Hong Chonghyun, Hong Jonghyun
Hong Kkoch'-no-eul = Hong Kkonnoul (as pronounced), Hong Gottnoul
Hong Malk-eun Saem = Hong Malgunsem (professional at the Kansai Ki-in)
Hong T'ae-seon = Hong Taesun, *Hong Daeseon, *Heung Taeseon
Hwang:
Hwang Yeom = Whang Yeom, Hwang Ien (= Chinese Huang Yan)
Hwang Weon-chun = Hwang Weonjun, Hwang Wonjoon, Whang Wonjun
Hyeon:
Hyeon Mi-chin = Hyun Mijin
Im :
Im Chang-sik = Yim Changshik
Im Seon-keun = Im Seongeun, In Sunkeun, Lim Sunkeun, *Lim Sumkum, Yim Sungun, *Im Seongkun
Im Sun-t'aek = Lim Soontaek, Yim Soontak
im jung hye won
Kang:
Kang Ch'eol-min = Kang Chulmin, Kang Cheolmin
Kang Chi-seong = Kang Jisung, Kang Jiseong
Kang Hun = Kang Hoon
Kang Man-u (no other form noted)
Kang Mun-ch'eol = Kang Moongil
Kang Seung-heui = Kang Sunghee, Kang Sunghui
Kang Tong-yun = Kang Dong Yoon
Kim
Kim Ch'an-u = Kim Chanwu, Kim Chanwoo,kim junsoek
Kim Chae-ku = Kim Jaekoo, Kim Jaegu
Kim Ch'eol-chung = Kim Chuljung, Kim Chuljoong, Kim Cheoljoong
Kim Chong-chun = Kim Jongjoon, Kim Jongjun
Kim Chong-su = Kim Jongsoo, Kim Jongsu
Kim Chu-ho = Kim Juho
Kim Chun-yeong = Kim Jun-young
Kim Chwa-ki = Kim Jwaki, Kim Jwagi
Kim Hak-su = Kim Haksoo
Kim Heui-chung = Kim Huijoong, Kim Huijung, Kim Heechong, *Kim Hikseung
Kim Hye-min = *Kim Hyeomin
Kim Hyeon-cheong = Japanese Kimu Hyonjon
Kim Hyo-cheong = Kim Hyojung
Kim Hyo-kon = Kim Hyogon
Kim Ik-yeong = Kim Igyeong
Kim Il-hwan = Kim Ilwhan
Kim Kang-keun = Kim Kangkun, Kim Ganggun
Kim Ki-heon = Kim Kihun, Kim Giheon
Kim Kwang-sik = Kim Gwangshik, Kim Goangsik
Kim Man-su = Kim Mansoo
Kim Min-heui = Kim Minhee
Kim Myeong-hwan = Kim Myunghwan
Kim Myeong-wan = Kim Myungwan, *Kim Myeonwan
Kim Pyeong-min = Japanese Kimu Pyonmin
Kim Seok-heung = Kim Seokhung
Kim Seong-jae = Kim Seongjae, Kim Sungjae
Kim Seong-rae = Kim Sungrae
Kim Seong-ryong = Kim Sungryong, Kim Seongryong, Kim Songyong, *Kim Seonryong
Kim Su-chang = Kim Soojang, Kim Sujang, Kim Soochang
Kim Su-yeong = Kim Sooyoung, Kim Suyong, Kim Suyoung
Kim Seung-chun = Kim Sungjoon, Kim Seungjun, Kim Seungjoon, Kim Sungjun
Kim T'ae-hyang = Kim Taehyang, *Kim Daehyang
Kim Teok-kyu = Kim Dokkyu, Kim Dukkyu, Kim Deokgyu
Kim Tong-myeon = Kim Dongmyun, Kim Dongmyeon
Kim Tong-yeop = Kim Dongyup, Kim Dongyeob, Kim Dongyeop
Kim Weon = Kim Wun, Kim Won
Kim Yeong-hwan = Kim Yonghwan, Kim Younghwan, Kim Youngwhan, *Kim Yungwan
Kim Yeong-sam = Kim Youngsam, *Kim Yonsam
Kim Yun-t'ae = Kim Yoontae, Kim Yuntae
Ko:
Ko Chae-heui = Ko Jaehee, Ko Jaefi
Ko Chae-pong = Go Jaebong, Ko Jaebong
Ko Kwang-myeong = Go Gwangmyong, Ko Kwangmyung
Ko Kwang-rak = Go Gwangrack
Kong:
Kong Pyeong-chu = Kong Byungju
Kweon :
Kweon Hyo-chin = Kwun Hyojin, Kweon Hyojin, Kwon Hyojin
Kweon Kap-yong = *Kwun Gabryang, Kweon Gapyong, Kwon Gabryong
Kweon Kyeong-eon = Kweon Kyeongun
Kweon O-min = Gueon Omin
Mok :
Mok Chin-seok = Mok Jinseok, Mok Jinseuk, Mok Jinsuk
Mun :
Mun Dowon = Moon Dowon
Mun Myeong-keun = Moon Myonggun, Mun Myung-kun, Moon Myeonggun
Mun Yong-chik = Moon Yongjik
Na :
Na Chong-hun = Na Jonghoon, Lah Jonghun
Nam :
Nam Ch'i-hyeong = Nam Chihyoung, Nam Chihyung
No :
No Chun-hwan = Noh Junwhan jun nam
No Yeong-ha = No Youngha, Noh Youngha, Roh Youngha
O :
O Kyu-ch'eol = Oh Gyuchul, Oh Kyuchul, Oh Gyu-cheol
O Song-saeng = Chinese Wu Songsheng
Ok :
Ok Teuk-chin = *Ok Deokjin, *Ok Deunjin
Paek :
Paek Heung-su = Baik Hungsoo, Baek Hung-su
Paek Seong-ho = Baek Sungho, Baek Seongho, Baek Soungho, Bak Soungho, Paek Sungho
Paek Tae-hyeon = Baek Daehyun, Bek Daehyun, Paek Daehyun
Pak (Park) :
Pak Chi-eun = Park Jiun, Park Jieun, *Park Shiun, Park Si-un
Pak Chi-hun = Park Jihoon, Park Jihun, Park Jehun
Pak Chin-yeol = Park Jinyul, Park Jinyeol
Pak Cheong-sang = Park Jungsang, Park Cheongsang, Park Jeongsang
Pak Chong-yeol = Park Jongyul, Park Jongyeol
Pak Jeong-hwan = Park Junghwan, Park Jungwhan
Pak Pyeong-kyu = Park Byunggyu, Park Byeongkyu
Pak Sang-ton = Park Sangdon
Pak Seong-su = Park Seongsu
Pak Seung-ch'eol = Park Sungcheol, Park Seungcheol, Park Sungchul
Pak Seung-hyeon = Park Sunghyun, Park Seunghyeon
Pak Seung-mun = Park Sungmoon, Park Seungmoon, Park Sungmun
Pak Yeong-ch'an = Park Youngchan
Pak Yeong-hun = Park Younghun, Park Yeonghun
Seo :
Seo Gunwoo? = Seo Gunwu
Seo Mu-sang = Seo *Mun-sang
Seo Neung-uk = Seo Nunguk, Seo Neungwook, Seo Nungwook, So Nungwook, Suh Neungwook, Suh Nungwook, Seo Nyungwook, Seo Nungwuk
Seo Pong-su = Seo Bongsoo, Seo Bongsu, Suh Bongsoo, Suh Bongsu, So Bungsoo, So Bungsu
Sim :
Sim Chong-sik = Shim Jongshik
Song :
Song T'ae-kon = Song Taegon
Weon :
Weon Seong-chin = Weon Seongjin, Won Seongjin, Won Sungjin
Yang :
Yang Chae-ho = Yang Jaeho
Yang Keon = Yang Kun, Yang Gun
Yang Sang-kuk = Yang Sangkook, Yang Sangguk
Ye :
Ye Nae-wi = Chinese Rui Naiwei
Yeom :
Yeom Ch'an-su = Yeom Chansu
Yeom Cheong-hun = Yeom Junghun, Yeom Jeonghun
Yi/I/Ri (Lee, Rhee) :
Yi Ch'ang-ho = Lee Changho, Yi Changho, I Chanho
Yi Ch'ang-se = Yi Changse, Lee Changse
Yi Chae-ung = Lee Jaeung, Lee Chaewung
Yi Chi-hyeon = Lee Jihyon, Lee Jihyun
Yi Cheong-u = Lee Jungu, Lee Cheongwu
Yi Cheong-weon = Lee Jungwon
Yi Chu-yong = Yi Jooyong, Lee Juryong
Yi Chun-hak = Lee Junhak
Yi Hong-yeol = Yi Hongyul, Lee Hongyeol
Yi Heui-seong = *Lee Hiseung, Lee Huiseong, Lee Heeseong
Yi Hyeon-uk = Lee Hyunuk, Lee Hyunwk, Lee Hyunug
Yi Hyeong-ro = Lee Hyungro, Lee Hyeongro
Yi Kang-il = Lee Kangil
Yi Ki-seop = Lee Giseop
Yi Kwan-ch'eol = Yi Kwanchul, Lee Gwancheol
Yi Min-chin = Lee Minjin
Yi Pong-keun = Yi Bongkeun, Lee Bonggeun, Lee Bonggun
Yi Sang-ch'eol = Yi Sangchul, Lee Sangcheol
Yi Sang-hun = Lee Sanghoon, Lee Sanghun, Yi Sanghoon
Yi Se-tol = Lee Sedol, Lee
共89页
第一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友情链接:
中国棋院
韩国棋院
日本棋院
台湾棋院
日本关西棋院
海峰棋院
野狐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