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淡季的思考
    上周,2013年全国围棋个人赛在十余天的比赛日后终于落幕。“天元战之男”周贺玺摆脱了近几年来个人赛“领跑者折戟于终点线前”的怪圈,虽然最后一轮不败金身告破,仍然以小分优势力压杨鼎新,阻止了个人赛五十六年来最年少冠军的出现。需要特别更正的是,在弘通围棋周刊第54期“弘通评论”中,“2005年,时年不满十六岁的陈耀烨夺得个人赛冠军,将这一赛事的最年少纪录保持至今”一句有误。2008年,孙腾宇夺得个人赛冠军时刚刚过完十五岁生日不久,因此孙腾宇应该是全国围棋个人赛历史上最年少的冠军获得者。
  
  在9月25日个人赛结束后,身在杭州的百余名选手马不停蹄,仅隔一日,其中的绝大多数棋手将于9月27日赴北京进行洛阳龙门杯第2届棋圣战预选。全国围棋个人赛无奖金无对局费,作为全面推行奖金制的中国第一大棋战,棋圣战的预选赛也不设对局费,只有打入本赛才能获得奖金。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重原因,绵延半个月有余的这两项赛事填满了九月的后半赛程。但与顶级大赛相比,这两项赛事(阶段)的关注度显然有较大差距。这导致了这半个月成为2013年以来围棋赛程不折不扣的“淡季”,虽然参加比赛者的实力与顶级大赛并无差异。
  
  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比赛淡季(随后还有十一长假),对于围棋市场来说并非好事,毕竟获得持续的关注是一个项目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一点上,日韩棋界就很少出现类似的重大比赛集中进行,其余时间颇显“寂寞”的状况。在日本,重要的头衔战决赛几乎都是每周只进行一盘,大三冠两日制比赛更巡回全国各地。日本七大头衔战番棋决赛一年最多可以下上四十一盘,加上挑战者决定赛,原则上一年内每周都会有网络直播、现场解说、报纸刊载的大比赛可看。韩国早期职业围棋体系取法日本,新世纪以来虽然经过了商业化改革,但番棋决赛基本还保持了间周进行一盘的传统。另外,日韩的棋战本赛及韩国围棋联赛,都将日程有计划地摊开,一项比赛的本赛一周进行一两盘,并不像中国头衔战那样十六盘、八盘比赛一轮结束。
  
  当然,中国棋界也有如此这般的不得已之处。与日韩两国相比,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职业棋手分居各地,如想进行一项大型比赛,非得短时期集中进行不可——这也是中国很难举行容纳全部职业棋手参赛的比赛,以致棋手无法终身对弈的原因之一。不过中国棋界也有自身的优势,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国家队条件,参加各项大赛本赛的选手基本都是国家队成员,这事实上为效法日韩棋战的“摊开”进行提供了条件。只是想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提前的计划性。韩国棋界都是将未来一个月直播的赛事、对局者姓名提前公布,日本棋界也有着至少提前一周发布直播预告的传统。而在中国,除了世界大赛能够获得全体直播的资格,各项棋战即便是本赛阶段,直播局数与人选的选择还是临场由直播媒体决定。
  
  中国并非没有“摊开”进行的棋战,如历年的阿含桐山杯本赛,但这么做的原因并非为了“获得持续的关注”,而是源于“赛程繁忙,只好见缝插针进行”的思路。也正是因为此,今年的阿含桐山杯有包括范廷钰vs童梦成的半决赛在内的多盘本赛对局没有安排直播,以致棋谱没有流出。这无疑是很令人遗憾的事。

编辑:        时间:2013-10-04        修改:赵序霞        时间:null-null-null        点击:469


友情链接:中国棋院   韩国棋院   日本棋院   台湾棋院   日本关西棋院   海峰棋院   野狐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