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围棋的新气象
2013年3月份的最后一周,中日韩三国均有重大比赛/事件发生。而三个结果的统一指向,又都是一个属于未来的“美丽新世界”。
率先在本周周一,即3月25日,一个几十年来未曾听过的“猛料”被报道出来。一向以“老迈保守”著称的日本围棋管理层,终于在日本棋手战绩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下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成立围棋国家队。这是日本棋院新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田纪夫、山城宏自去年上任以来做出的最大动作。据说将由山城宏亲自出任主教练的“日本围棋国家队”的选拔政策特别向年轻棋手倾斜,并且,这里的“年轻棋手”的年龄区间,已经不是日本传统的20-30岁,而是与中韩接轨的10-20岁。
根据目前已知的进入日本围棋国家队的条件,可以大概圈定一个五十人左右的阵容。而在这五十人当中,带有日本“夕阳围棋”特色的四五十岁以上的棋手可能只有五到六人,而有二十个左右的名额,是属于10-20岁棋手的。当然,这二十名的额度,也是日本目前所有的10-20岁的棋手(在日本被叫做“10世代”)。这些棋手将会进行集体研究、选拔赛等训练项目,决出以后日本参加国际赛事的人选。
从短期来看,成立国家队这一决策未必能产生什么效果。因为目前日本棋手间实力差距十分悬殊,即便采用选拔制度,能够笑到最后的应该还是那些老面孔。但是,以长远的眼光观察,这一制度给了所谓“10世代”的棋手更多的与顶尖棋手交手的机会。毕竟,以他们目前的实力,是根本无法与日本国内的高手们下上棋的。在前几年,日本棋界曾经有过一个“幽玄精锐杯”来弥补新锐棋手比赛强度不足的现象,可惜该赛事已经停办。并且“幽玄精锐杯”由棋手自愿报名参赛,乐于参加的除了年轻棋手之外,就是已经告别了一线的曾经的超一流棋手(即便如此,年过五旬的赵治勋2010年还在该赛事中夺冠)。从目前给出的日本围棋国家队名单的范围来看,参赛棋手的质量显然要高于“幽玄精锐杯”。对于年轻棋手来说,所获得关注度与优胜的激励作用也要更强。当然,说日本成立围棋国家队在短期内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是肯定不可能的。但要说这一举措一定毫无效果,也是没有道理的。
本周,韩国棋界决出了两位冠军,而这两位冠军都是九零后。在韩国棋手的“巅峰对抗”里,朴廷桓在麦馨杯九段最强战决赛三番棋中零封李世石,韩国棋手等级分榜首的荣誉或许又要易主。而比生于1993年的朴廷桓还要年轻四岁的卞相壹,则在韩国新人王战里击败了与他同一年龄段,但有着超高名气的李东勋,夺得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冠军。卞相壹在今年一月份还作为“英才养成计划”中的一份子,与两位“00后”申真胥、申旻埈一起与韩国三大天王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下“特别指导棋”。而本周,我们已经看到了韩国围棋的后辈力量也有了飞速的成长。
从赛事沿革上看,韩国新人王战可谓命运多舛。因为在商业化的围棋环境里,新锐赛是最不吸引人关注的。在2008年之后,两项韩国新锐赛事全部停办长达三年。围棋商业化走在最前面的韩国围棋,也最深刻地体会到了市场体制的负作用。虽然网络的普及使棋手不再有缺乏练兵机会的忧虑,但新锐赛事对促进年轻棋手成长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到去年,韩国新人王战才在韩国棋院新任事务总长梁宰豪的全力操持下重振。
而十数年来只有新人王战一项新锐赛事的中国棋界,本周这一现象终于得到了改变。宏达杯星锐战、建桥杯新人王战相继开赛,在参赛名单中我们见到了大量的新名字。这是中国围棋未来的希望所系,这更是世界棋坛未来星光的出发点。更重要的是,星锐战不仅允许中国所有满足参赛条件的棋手报名,还特许外国棋手加入,日本三名年轻棋手富士田明彦、小野田拓弥、常石隆志由此获得了难得的与高手下紧棋的机会。这才是大国围棋胸怀的体现,这也有助于让我们走近未来那个世界围棋繁荣发展的美丽新时代。
率先在本周周一,即3月25日,一个几十年来未曾听过的“猛料”被报道出来。一向以“老迈保守”著称的日本围棋管理层,终于在日本棋手战绩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下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成立围棋国家队。这是日本棋院新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田纪夫、山城宏自去年上任以来做出的最大动作。据说将由山城宏亲自出任主教练的“日本围棋国家队”的选拔政策特别向年轻棋手倾斜,并且,这里的“年轻棋手”的年龄区间,已经不是日本传统的20-30岁,而是与中韩接轨的10-20岁。
根据目前已知的进入日本围棋国家队的条件,可以大概圈定一个五十人左右的阵容。而在这五十人当中,带有日本“夕阳围棋”特色的四五十岁以上的棋手可能只有五到六人,而有二十个左右的名额,是属于10-20岁棋手的。当然,这二十名的额度,也是日本目前所有的10-20岁的棋手(在日本被叫做“10世代”)。这些棋手将会进行集体研究、选拔赛等训练项目,决出以后日本参加国际赛事的人选。
从短期来看,成立国家队这一决策未必能产生什么效果。因为目前日本棋手间实力差距十分悬殊,即便采用选拔制度,能够笑到最后的应该还是那些老面孔。但是,以长远的眼光观察,这一制度给了所谓“10世代”的棋手更多的与顶尖棋手交手的机会。毕竟,以他们目前的实力,是根本无法与日本国内的高手们下上棋的。在前几年,日本棋界曾经有过一个“幽玄精锐杯”来弥补新锐棋手比赛强度不足的现象,可惜该赛事已经停办。并且“幽玄精锐杯”由棋手自愿报名参赛,乐于参加的除了年轻棋手之外,就是已经告别了一线的曾经的超一流棋手(即便如此,年过五旬的赵治勋2010年还在该赛事中夺冠)。从目前给出的日本围棋国家队名单的范围来看,参赛棋手的质量显然要高于“幽玄精锐杯”。对于年轻棋手来说,所获得关注度与优胜的激励作用也要更强。当然,说日本成立围棋国家队在短期内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是肯定不可能的。但要说这一举措一定毫无效果,也是没有道理的。
本周,韩国棋界决出了两位冠军,而这两位冠军都是九零后。在韩国棋手的“巅峰对抗”里,朴廷桓在麦馨杯九段最强战决赛三番棋中零封李世石,韩国棋手等级分榜首的荣誉或许又要易主。而比生于1993年的朴廷桓还要年轻四岁的卞相壹,则在韩国新人王战里击败了与他同一年龄段,但有着超高名气的李东勋,夺得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冠军。卞相壹在今年一月份还作为“英才养成计划”中的一份子,与两位“00后”申真胥、申旻埈一起与韩国三大天王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下“特别指导棋”。而本周,我们已经看到了韩国围棋的后辈力量也有了飞速的成长。
从赛事沿革上看,韩国新人王战可谓命运多舛。因为在商业化的围棋环境里,新锐赛是最不吸引人关注的。在2008年之后,两项韩国新锐赛事全部停办长达三年。围棋商业化走在最前面的韩国围棋,也最深刻地体会到了市场体制的负作用。虽然网络的普及使棋手不再有缺乏练兵机会的忧虑,但新锐赛事对促进年轻棋手成长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到去年,韩国新人王战才在韩国棋院新任事务总长梁宰豪的全力操持下重振。
而十数年来只有新人王战一项新锐赛事的中国棋界,本周这一现象终于得到了改变。宏达杯星锐战、建桥杯新人王战相继开赛,在参赛名单中我们见到了大量的新名字。这是中国围棋未来的希望所系,这更是世界棋坛未来星光的出发点。更重要的是,星锐战不仅允许中国所有满足参赛条件的棋手报名,还特许外国棋手加入,日本三名年轻棋手富士田明彦、小野田拓弥、常石隆志由此获得了难得的与高手下紧棋的机会。这才是大国围棋胸怀的体现,这也有助于让我们走近未来那个世界围棋繁荣发展的美丽新时代。
编辑: 时间:2013-04-01 修改:赵序霞 时间:null-null-null 点击:528